美文网首页教育
家长教育-德西效应

家长教育-德西效应

作者: RICK_216 | 来源:发表于2022-02-24 21:59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做相关的智力难题:

第一时期,孩子们回答完题目之后没有任何的奖励;

第二时期,孩子回答完题目之后,可以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没有解完题目的没有奖励;

第三时期,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时间比较自由;

    最终,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奖励的学生比有奖励的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没有奖励组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依旧浓厚,而设置奖励的那一组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这就是教育学上有名的“德西效应”,当一个人有兴趣进行某样活动的时候,给予孩子奖励反而会减少孩子对活动的内在吸引力。

德西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1、让孩子变得更有功利心。

    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会逐渐变得功利化。以后当他做任何事情时,首先会考虑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如果没有可以看见的利益,他就会放弃。但是在我们生活以及学习中的许多事情,其意义或者说利益是不容易短时间显现的,大多是长期才能显现的。如果孩子变得功利化,对于学习等事情就不会产生兴趣,会错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2、丢失孩子本身有的兴趣

    过多的物质奖励最大的害处,就是会让孩子原本的兴趣逐渐丧失。比如说孩子本来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而且也对此感兴趣。在物质奖励的诱惑打击下,这种兴趣逐渐丧失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会因此而埋没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才能。

3、无形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家长要想让物质奖励不断地为孩子提供动力,就得不断地给奖励,长此以往会给家庭带来很严重的经济负担。终有一天,父母会发现以自己的经济能力,已经无法再继续加码了,而这也将是孩子动力丧失的开始。想想多么可怕啊!

总结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相关文章

  • 家长教育-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做相关的智力难题: 第一时期,孩子们回答完题目之...

  • Talenton创新教育基地(南宁)分享之五十

    #Talenton创新教育基地之五十# 上期我们分享了关于激励的一个重要效应,德西效应。非常重要,掌握好这个效应,...

  • 奖励孩子要恰如其分

    在这里呢,我们要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效应——德西效应。 什么是德西效应呢?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这样一个...

  • 【易大师小语】2/180

    今天看到一个词叫德西效应,那么什么是德西效应呢? 德西效应 举个列子:比如说玩这件事本身是很享受的,不需要外在激励...

  •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

  •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

  • 德西效应

    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很多家长都会使用一些“奖惩机制”去推孩子一把。 这些“奖惩机制”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我们暂且不做...

  • 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兼得的时候,会降低工作动机。 举例来说,写公众号完全是个人兴趣,这种学习方式...

  • 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兼得的时候,会降低工作动机。 举例来说,写公众号完全是个人兴趣,这种学习方式...

  •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教育-德西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yt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