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写作课题是,感受细节的魅力。让我一下子想到《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我多年前读过的一部作品,还记得那时读完后,对像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那样的阿富汗、伊拉克孩子充满担忧,去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了解穆斯林这个民族以及令我们难以理解的宗教战争。也买来并一口气读完,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其他两本著作《灿烂千阳》《群山回唱》。
这段节选来自《追风筝的人》第一章的开头,主要描写阿米尔和哈桑在树上嬉戏玩耍的情节。
当我在很多年前读时,能感受到那时明媚的阳光、看到高大屹立的白杨树,闻到桑果干甘甜的味道,听到两个活泼少年的嬉戏声,眼前仿佛呈现一幅安逸和谐、太平盛世、年少活泼的美好的画面。
哈桑的肖像刻画,让我对这个裂唇男孩感到亲切、怜惜和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生,让他像是制作玩具工匠漫不经心的作品,而他后来的命运能否被扭转?
看看这段牵动人心的描写,细细体会、感受细节的魅力:
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椹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椹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我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他的脸很像木头刻成的中国娃娃,鼻子大而扁平,双眼眯斜如同竹叶,在不同光线下会显现出金色、绿色,甚至是宝石蓝。我依然能看到他长得较低的小耳朵,还有突出的下巴,肉乎乎的,看起来像是一团后来才加上去的附属物。他的嘴唇从中间裂开,这兴许是那个制作中国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于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