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聊,翻了本丛老师的新书《自我成长的力量》. 2015年我开始陆陆续续的接触丛老师,先是他免费的公开课,然后是他的微信公众号,再到参加他的地面课程,直到现在每周一次的网上课程,所以我还算是熟悉他说话的方式和风格,这本书对我来说看起来并不费力,我视乎还能感受到他对着我讲这些话的语音,语调,表情,那么的熟悉,那么的自然.
他的这本新书,我是免费收到的,那是我为新书的序贡献了力量的回报,收到的书里带有签名,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到有畅销书作者签名的书啊,很开心!
看了大概60多页,我的情绪并没有像曾经那样有很大的波动,也没有再眼泪纵横,心态也从曾经的愤怒挣扎变的开始平静,用丛老师的话说,我可能进步了.
分享一点书里的精髓思想吧,与君共勉.
存在即积极,问题即资源
这种说法有些像“太极八卦的阴阳平衡”的感觉,又有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命中注定的意味. 丛老师的逻辑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缺点,比如,有人觉得自己爱发火,会伤害别人,也有人觉得自己内向,不善言辞,更有人(像我这样的懒女)觉得自己生活自理能力差,被人嫌弃.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曾在这些特质下受益过. 爱发火的人,除了伤害别人外,也被别人认为真实,不是有句话说的,不打不骂不相爱嘛,所以发火也未必全是坏事. 喜欢内向的人,因为不擅长和很多人打交道,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安静看看书,写写东西上,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技能,这也是好事。再有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人,比如我,虽说家里是乱了点,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我把时间全都花在了整理家务上,那我就没有时间干别的了啊! 所以说我们身上的特质都是我们自己很宝贵的资源,它可以带来好运,也会带来伤害,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善用自己的资源,而不是排斥自己的资源!
再想分享一个作者的观点“世上本没有性格这玩意儿,只有压力下的应对模式” 。
这个标题,我看了之后真想点赞,老丛的标题党功力又深了. 这个小标题的内容仅仅只有5页正文,但是这个观点却是让我感受很深.
我是个喜欢跟自己较劲的人,总想搞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几页纸给了我答案----“现在的自己是由之前自己面对事情结果的经验的集合体”. 我们会按照自己世界里的经验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情,比如,我的敬小慎微,不敢经常在群里互动. 这应该是与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要求很高的家庭环境有关.
我记得有个故事,那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跟着爸妈去我干爹干妈那里拜年,我穿着新衣服,满心欢喜的到了干爹家,我张口就叫“干爹好”,干爹说“好,好”,结果干爹转过脸后,爸妈纠正我说要叫“爹”不能叫“干爹”,说实话,我有点不开心,干爹和爹都是一个意思啊,我多说了一个字,爸妈就不高兴了。接着我和爸妈在客厅吃瓜子,等开饭. 干爹的另外一家客人也在,因为每年过年都会遇到,所以他们打趣说我们家今年又比他们晚. 我听了说:“是啊,我们总是出门晚”,结果,爸妈又说我:“你傻啊,自己也这样说自己”,我很委屈啊,我没有说错啊,后来我就想如果我没有说话就好了,爸妈也不会骂我. 再后来我就成了“面对人多的时候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内向的孩子了”,因为在我的经验里,不说话是最安全的,这样就不会说错话了.
这便是我曾经的经验,形成了现在的我. 倘若我的父母不管我说的对与错都不指责,或许我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吧!当然了,我现在也不再想怪我父母了,因为“人无完人”如果我不是这样的特质,我又会是另外一个特质,特质没有好坏,我们又绕到了前面一个话题.
所以说,性格不是铁定的,每个人都有改变它的可能,也就是进行积极方面的训练,增加正向思维的经验,发展出新的应对事情的模式. 你的人生轨道就会发生改变!
好了,因为只读了一部分,所以暂时讨论到这里,有机会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