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驴,在它的眼前,左右两边等距离的地方放着两堆草。驴在中间犹豫不决,不知道先吃左边的还是右边的?结果被活活饿死。
这就是布里丹之驴之死的故事。
其实只要有任何一个外在的随机力量推它一把,只要往前走了,不管往哪边走都能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解决“纠结”,办法就是行动起来。但往往现实当中,很多时候,我们犹豫不决,纠结不已,结果耗时费力,停滞不前,无疾而终。
比如,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说一口顶呱呱英语,又能动手绘制美轮美奂的画作。然后面对满目琳琅的培训课程,不知如何选择。要嘛跟风,奔波于各大补习班,要嘛纠结,反正孩子总会长大。
如果说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一件大事。请允许我来说一件困扰我的小事:购物。
上周,儿子把电话手表弄丢了,于是,我决定重新购买一个,嫌弃之前电话手表的耗电,我打算买其它品牌的儿童手表。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我整整一天的时间哪!!!看得我头昏眼花。
为什么?因为太纠结了,不知道是买某天才,还是360,或是小米,或是华为。瞪大眼睛仔细看了各大广告的宣传,越看越蒙,不知从何入手。
在这个网购时代,各种购物广告铺天盖地,我甚至开始怀念当年线下实体店的购物体验:走进商店,看到实物,拿起来打量一番,问下美丽的客服,再结合自己的需求,通常半个小时之内,就能敲定,是否买?
现在呢?在网络上挑挑拣拣,看各类文章的测评,反而无法下手,而时间却一分一秒过去。这不就是那头驴吗?
或许你对实物没有太大感觉,你说,就买最贵的。那么,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惹人眼球的付费知识横空而出,既想美肤,又想运动,还想理财,也得工作,还要会PS。于是你积攒了一大堆的付费课程。可是,时间有限,每次打开手机,你望着一个又一个的课程,纠结得不知道从哪个开始学起,直到逝者如斯夫,你再怅然若失地关掉手机,捶胸顿足。啊,你就不就是那一头驴吗?驴是怎么死的?纠结而死。
什么是纠结呢?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a?或者是做a还是做b,或者是既想做a也想做b。大概是,口袋里有10块钱,想吃碗面,既想要便宜又大碗还得肉多。
纠结,更多是在头脑上权衡,细细考量每个利益得失,不停比较,生怕自己吃亏。凡是纠结之人,或许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许不了解自己真正需求,或者能力有限,或许不经世事。
世界非线性发展,世界充满随机不确定性,纠结之人就卡在自己头脑中,渴望从有限的认知中获得无限的稳定性。做梦吧?
体验是最大的权威,纯粹在头脑当中比较,你的身体没有行动,最终你会枯竭而亡。头脑当中的思考只是一种纯粹的内耗,耗时耗力,没有成效。
纠结是一种病,恰恰在这个拥有更多选择的时代里很多人得了这种病,十分地痛苦,针对这种病,我给自己一些药方。
第一是,先试试再说。先动起来啊。现在的体验课或体验店,你可以先体验,再做决定。因为体验会给你产生身体的感受,而不只是在头脑当中思索。当你体验了,你就会有进一步的想法,就可以再做出调整。
而当你行动了,你就能获取一定的反馈。好的反馈,欢迎。不好的反馈呢?也欢迎。为什么?它能指明你的困难,也能揭示你认知的盲区。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骡子还是马,牵出来溜溜才知道。
这一步还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复盘、优化、学习。意思是,在收获别人的建议,或者自己察觉到问题后,仔细总结、分析问题(问题出在哪儿,怎么解决它们,如何优化整个过程等等……),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从这点来看,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报或者体验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并非是坏事,同时结合孩子的天先气质,以及他本身的特点。也叫试错吧。当然,如果你足够懂你的孩子,你可以更高效精准;如果不懂,体验试错,也不失为一条路子。广泛报班,结果是为了精简精进。
通过药方一,我迅速锁定小米小寻手表,经济实惠,买来试试,不行再换。
药方二,从最简单的开始,给自己一个作品。比如,你要做蛋糕,先别做奶油的,从做好杯子蛋糕开始,没有了奶油涂得匀不匀那种纠结,是不是觉得好多了呢?
先完成简单的事情,再把简单的事情做完美,一是为了完成作品,二是有了第一步,第二步还会远吗?
药方三,别忽视群体的力量。请向上咨询,而非是向下询问。比如你可以阅读专业的“测评文章”,来帮助你找到合适自己的科技立品。比如你在纠结是否给孩子报名围棋班,那么请你去咨询,有一定级别孩子的家长,而非围棋新手的家长。
药方四,抓住自己最看重的需要。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同的时间段可以有不同的需要。
假如你看重锻炼和身体健康,但晚上,你需要照顾孩子。于是你就在纠结,怎么办?
不妨狠下心来,晚上就断了这个念头,就专心照顾孩子,另外起早来锻炼身体。
比如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在纠结是否自己带孩子?他们既想自己亲自带孩子,可是又忙于工作。他们也认识到,让长辈带孩子的一些坏处。那不妨就分段,自己有时间时就全心高质量陪伴孩子。自己工作时就全然交托和信任自己的长辈,同时又与自己长辈耐心沟通,灌输一些自己的育儿理念,达成基本的教养共识。
药方五,学会放弃。
当你为自己设定一段期限的努力之后,也获得反馈了。你就可以决定,
第一条路:经过事实的检验,证明你可以做好这件事,继续投入精力,也是可以收获到精神或物质上的回报的,那么,就在一个更高的难度上,尽力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继续)
或者
第二条路:经过事实的检验,你在这件事上完全没有天分,不管怎么投入,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那么就果敢地放弃它或者转型做其它的事情。(放弃)
看起来,“放弃”的选项更容易,实际上更多人倾向于本能地“继续”做徒劳无功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不得不放弃了,才千万般不舍地“放弃”了它。这时候才开始着手“对”的事情,恐怕早就来不及了。
正如彼得•德鲁克说的那样,“没什么比高效地做一件根本不该做的事更加徒劳的了。”
所以,坚持“对”的事情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在“错”的事情上,切断赌徒似的妄念,输掉人生中的几周、几个月、几年没有关系,就怕输掉了一辈子,连再赢的机会都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