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b5d97cb6dd323887.jpg)
2020/03/13 17:50
3.9-3.13是四川省线上教学的第二阶段的第一周,有工作方式的微调,也有各种场景下的学习。第一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常常感叹,前辈就是前辈,总会在某个点启发到你。
首先是课堂活动设计方面。王文婷老师二年级课堂里涉及人人体轮廓图的活动,从反馈来看,虽然智障准备较为耗时,但孩子的喜欢证明了材料准备的耗时还是值得的。陈红老师的四年级课堂里,呈现了多个景点实验,用问题串联起来,让观众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对孩子来说,实验成功后该是多么喜欢!胡霞老师在六年级课堂示范了如何自制放大镜,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这些都提示我在以后科学教学中,在活动设计上需多加斟酌,以学情为主。
其次是素材运用。挺喜欢程巧老师的课,能感受到整堂课逻辑清晰,素材运用得当。防疫视频部分处理得很好,采用预览和二维码的方式,兼顾到看过和没看过的同学。科学视频推荐不但有概述,还有预览,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视频内容,激发兴趣。专题研究的指导非常好,每个示范专题有视频素材指导,激发兴趣,又有适宜问题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这警醒了我,在选用一些视频素材时,不仅需要选的好,还需要放在适合的地方,不堆砌。
再者是语言表达方面,好几位老师令我觉得佩服。记得星期二那天,办公时放着电视,没想到自己居然被二年级语文老师的声音吸引,从而听完了一堂语文课。张庆老师尾调微微上扬,语言很有感染力、亲和力,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后来听到汪慧容老师一年级的课,有种感觉,汪汪老师太适合低段教学了。汪汪老师的语气、语调里仿佛饱含了丰富的情感,通过问题引导,再配以背景音乐,自然而然地引导了听课人的情绪,给听课人以美的享受,自然地想听下去,一年级的孩子在这种情境的营造下应当是能专注更长时间。
在听杨彬彬老师的课时,感叹其语言表达能力,用语很能达意,像是在科学语言的干练和语文语言的感召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我也忍不住记录了一些表达:
1.环节衔接
(1)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039519bc1807df99.png)
除了老师给的两个资料,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当好家庭小卫士。
(2)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56a0f6b7465b6efb.png)
我们还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防疫办法等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会保护自己,积极传播正能量。
(3)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737a96d7d6601972.png)
科学学习离不开实践,那在家里我们可以开展哪些科学实践呢?一起来看一看!
(4)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fee1a733f871d098.png)
最后,同学们是不是很期待新学期我们科学课堂要学习的内容呢,别急,学习内容的目录来啦!
2. 语言表达
(1)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5b643c0f82e2871d.png)
可以开展一些科学阅读,拓宽知识面,让自己更优秀。
(2)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e8a1103fad4cfe08.png)
捧起这本书,就像开启了一段难以置信的自然旅程;阅读这本书的孩子,你一定会被博物世界惊人的多样性所震撼的。
(3)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1862/651ec5507a3aefc9.png)
大于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的《四十六亿年地球物语》,将从科普和文化两个角度来告诉你地球地貌的变迁、人类文明的更迭。
每天听一段电子书,让书声伴随你入梦,带你进入知识的梦乡。
这些语言总让我在聆听时,有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也基本定型,但总还是有能令自己更为舒适的上升空间。而我,想让这空间更有质感,虽沿路没什么成就感,但一直在路上。
最后是教态。张庆老师的教态让我记忆深刻,那种由内而发的自信、大方,深深感染着我,也指引着我。
感觉是,当下世界,知识密密麻麻,学不尽,也不需要。但总有些知识,需要去慢慢转化成技能,也还有些知识,需要慢慢去修炼成阅历。
2020/03/13 18:32 成文用时42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