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疯狂的心理测试
上周日真真发给我我一个心理测试链接,这个链接似乎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潘多拉盒子,点开之后,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疯狂的心理测试。
这个心理测试是我2月份曾经做过一次的16 personalities。当时的测试结果是INFJ【骄傲脸】,因为这是只占人口1%的那一个类型。在真真发给我链接之后,我又重新做了一遍,测试结果是INFJ-T。
之后看到别人的测试结果截图十分全面,会显示内向程度等等,因此,我再次点开链接重新做了一次心理测试,准备“认知”详细的自我,即使我已经非常认可INFJ的类型描述。
但是测试结果出来很令人惊讶,我居然是ISFJ,更可气的是,这个群体居然占据人口的13%左右,不像INFJ那么稀有。于是,执着如我,在百度搜索栏输入MBTI在线测试,将MBTI的28题、93题、英文版、繁体版、图片版全部都做了,当然,微信的16 personalities也不能忘。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16 personalities、93题、28题做了至少10次,测试出来的结果有INFJ-T,INFP,ISFJ等。
若说前期我做心理测试只是为了认识自我,以及一种“INFJ的描述那么符合我但我居然不是典型INFJ”的不甘心。到了后期,我便是纯粹地分析题目,分析做题时选择哪个选项会导致我哪个倾向增强,哪个选项会导致我最终结果走向哪个类型。在数据分析进行一半的时候,我灵光一闪:或许我可以求助于QQ群。于是我加了五六个INFJ交流群,并小心翼翼的询问:
T T 为什么我的结果有时候是INFJ,有时候是ISFJ?
并没有人理我。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jpg。
这样疯狂的心理测试终结于我发现我已经是习惯性选择选项,而不是下意识选择选项。心理测试于我已经不是心理测试,而是一张我已经知晓所有答案的试卷,毫无意义。
贰 贴标签:一种有心理预期的交流模式
我并没有立刻退出QQ群,主要原因还是我潜意识里希望能够看到一场能令我兴奋的、甚至于能冲击我三观的头脑风暴。
但两天的交流下来,我发现,似乎我才是风暴的制造者,以及唯一参与者。
人们顶着【INFJ-xxx】、【INFP-xxx】……的群名片在QQ群里发言。一旦发现发不合其类型的发言,便会有人跳出来说:“你更像个P/J,而不是IN**(群名片所显示的类型)。”
还有人做心理测试时,倘若结果不符合TA赋予自己的标签,就会紧张、焦虑、质疑,寻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甚至于会强迫式的反复做一套心理测试,直至结果与其标签/群名片相符。
某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群里面直播我做MBTI 93道题的心理活动,坦陈我对某一题目或选项的困惑。
随着我一个一个题目的分析,有热心的群友就不断指出,你是FJ、你是FP、你偏P多一点、你偏J多一点、你还是更像IN/S**……最终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我是INFP,而群友们也没有一个关于我所属类型的最终结论。
新加入讨论的群友则看着我的测试结果说:“哇,你的**数值跟我的测试数值很接近诶!”“我们很相像!”然后试图展开深入的讨论。但事实上,很多选项我只是随机选择,并不是出于真实倾向。
无论真相如何,这种标签都令我们迅速接纳或融入一个群体,试图寻找到所谓的“同类”,并且会有一种奇异的心理上的“满足感”,与,自己或许无法承认的“社会感”(不是异类)。
人在某种程度上,对独居、独处、独行、独特是有着一种恐惧感的。所以,我们接纳与我们拥有同一标签的陌生人的速度快的令人惊叹。但我们依然会有一丝丝防备,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依据标签,比对他/自己的谈吐、行为是否符合标签的描述。
这是一种有心理预期的交流模式,我们因标签而相聚相识,也因标签而相异相离。标签是联系我们的纽带,也是隔绝我们的柏林墙。
叁 被标签束缚的“我”
千人千面,但一人亦千面。
在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闺蜜、领导、同事、领导、陌生人……面前,我们也有着不同的面孔。你不可能用对待闺蜜的态度对待你的领导,你也不可能用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一个偶遇的路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社交礼仪、社会习俗、社会经验、个人教养、个人性格、个人直觉、所处情境等,都使我们有着不同的形象。
是的,与其说那是自我,不如说那是形象。但似乎很多人模糊了这个概念,将面对某一种类型或处于某一情景时的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内在的自我,我们也分辨不清习惯与本能/潜意识的区别,将某一阶段的自己当成永恒的自己。心理测试的结果(或者星座、算命的说法)更是印证了这种对“自我”的认知,令我们以为,我们就是这种人。
心理学中对某一类型的分析,真的完全与你相符,没有一丝遗漏吗?是了,为了避免这种遗漏,有的学者会补充一点,没有人会是一重性格/种类型,存在一人拥有多重性格/种类型的现象。于是你信服了——
是嘛,有时候,我也会很冷漠/热情啊。
在社交的时候,我们会在行为中格外加强所展示的标签中的某一点。但事实上,作为白羊座的你,真的元气满满吗?作为金牛座的你,真的脾气温和吗?IN/S**的你,真的这样内向吗?ES/N**的你,真的这样外向吗?
球球说:标签自己的初衷是了解自己,但由于人思维的懒惰,还是会不由自主的给自己贴、懒于自省。
或许人本身更像是一块海绵,在不同压力下呈现不同形态,在吸收不同成分时释放不同气场(味)。真实的自我,永远都是未可知的,这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而为标签所束缚时,你也同时封闭了自己个性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肆 给予“我”更多的可能性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但我们却是自有意识起,便本能的去寻找自己对这三个终极问题的回答。
小学三年级,我换了学名。适应性极强的我,并没有出过别人叫我的乳名/学名而未及时答复的现象。我非常适应我的新名字,也适应我父母口中依然未曾变更的乳名。来回切换,如IOS系统一样流畅。
不过那时候的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没有这个名字时,我是谁?
我是我,我似乎也可以是任何人。那既然谁都可以是我,我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约西亚·罗伊斯在《忠诚的哲学》里面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吃、有住、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呢?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
他的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乎我们自身的理由。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这个理由可大(家庭、国家、原则)可小(一项建筑工程、照顾一个宠物)。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私以为,这也是令我们在某些时候力求异于他人的原因所在。我们迫切的希望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小小的印记。哪怕是一个涟漪,也要圆的特立独行。
所以我们追求标签,又鄙弃标签。标签令我们相同,标签令我们相异;标签令我们相溶、标签令我们相斥;标签令我们了解部分自我,标签也令我们迷失自我。
在终止心理测试,以及连续攻击(或者用“反驳”更好)群里一些贴有多重标签、并为其所束缚的人的发言之后,我在日记里问自己:
你是在寻找自我,还是标签自我?
倘若你只是在寻找自我,那就不必太在意心理测试结果。一人千面,一秒千念。这一刻的你不是上一刻的你,但始终都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