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我们踏着雾气,迎着朝阳。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我们江南的第一站——玄武门。大家被老师,导游们从火车站温暖的被窝里拉出来,睡眼朦胧的望着这一片新的天地。雾气缭绕,好像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湿润而又清新。像有姑娘蒙着朦胧的面纱微微笑着一样。神秘而又恬静,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气质。同学们的困意顿时被打散了,大家都慌忙不迭地睁着眼睛打量这位美丽的姑娘。
玄 武 门
玄武门是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它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区开辟于1908年,为了方便外来游客游览玄武湖,所以在城墙上开辟城门。1928年,国民政府改丰润门为玄武门,一直沿用至今,先作为玄武湖公园的西门。
我们望着这座承载了一个世纪的历史的城门,这个城门好像也在望着我们。清晨的薄雾轻轻的为他套上了一层面纱。那好像是在睡眼朦胧的望着我们,而我们也在睡眼朦胧的望着他。城门带有清代独有的韵味,黑色的城门砖瓦,仿佛在倾诉100多年来历史沧桑。我不禁想象,100多年来,人来人往,风吹雨打。他是怎样挺立在这历史的巨浪中的?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接着我们进入了玄武门,并看到了玄武湖。二胡悠扬的声音随着湖水荡漾开来。不为别的,只为这一刻静谧而又闪烁的生活。二胡手面对着这一圈圈荡漾开来的湖水,好像是在沉思,好像是在陶醉。江景迷人,音境更甚。二胡声此起彼伏,比这荡漾的江景更为柔软。倾诉着无尽的绵延,思念。
中 山 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即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
我们第二站去了中山陵。是个很壮观,很宏伟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先是参观了一条很长的走廊,旁边。有着茂密的丛林,新鲜的空气。走廊上张贴了五彩缤纷的摄影作品。光是看那些照片便已经想象出江南美丽漂亮的风景,灯火阑珊,万紫千红,船舶千里,雾雨蒙蒙。
然后我们登上了392个台阶。灯到了顶部,然后我们从上面往下看,只能看见平地,却看不见台阶,一片平坦而又光明。从上往下看,远处是络绎绵延的青山,近处是五彩缤纷的人群,他们人头攒动着,传递着明亮鲜活的气息。
最后我们去中山先生的雕塑前,瞻仰它雄伟的雕像。我心中充满了敬仰与崇拜。默默向这位伟大的人物致敬。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是一天中最让我窒息的地方。我只要身处这里,都能听到这片土地上的哀嚎与叹息。
从下了大巴车开始,整个空气好像都凝固了。黑漆漆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充满了压抑。路上遇到了一些雕塑,那些都是遇难的同胞牵老带幼,为躲避那可怕的日本鬼子而四处逃窜。人人脸上都有惊恐的神情。无处不在,说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我们在参观前举行了仪式,为哀悼那些逝去的同胞们。我们手举着黄花进入纪念馆。
一进门便是满眼的黑色,是无数沉痛而又压抑的名单,悬挂在一面一面的墙上,那30多万人的名字全都被镌刻在那里,倾诉着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曾在这片土地上完全丧失了气息。
再往里走,我的感触就越深。
有许多的人的照片被悬挂在墙上。那照片上的人们在哀嚎着,痛苦着,失去着。我的心仿佛揪了起来。那去看看那个石册,所有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上面。那些是没有照片的人。
继续往里走,一件件历事件,好像在诉说着日本人惨绝人寰的杀戮,给广大人民中带来的痛苦。
直到最后我看见了一横字。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的血债记在日本人的身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会招致未来的灾祸。
所以呀,我们不应该仇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避免以前的灾祸再次发生。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