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了凡四训》的缘分

我与《了凡四训》的缘分

作者: 清淡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6-06 21:13 被阅读0次

第2周  书名:《了凡四训》 

共写人:清淡如水

朗读遍数:7 

朗读内容:因问至则灵验矣

朗读心得:

      上周看到黑山老师在群里发了通知,要求大家按照完整的读书流程:看(默读)、读(朗读)、写(抄写)、作(写感言),写读书感言。我属于不轻言选择,选择了就会积极去执行到底的人。

      说来我与《了凡四训》缘分较深。初识此书,记得是2003年非典时候去武夷山,在一个后来又去却觅不得踪迹的小寺庙,当时结缘了一包书,记忆很深刻其中就有《了凡四训》,当时,拿回家看了一下内容,看到孔先生为袁了凡算命无一遗算,乃至后来得遇云谷禅师积德改命,以自己当时的认知就觉得通篇玄幻,甚至觉得是迷信书籍。随后打包放在了床头柜里面数十年不再问津。

      2012年结缘传统文化,读经典,到2014年挑战百遍读《易经》,看到《易经》里面坤卦写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就在思考:《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为何也是如同《了凡四训》如此说呢?

      结合自己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及身边或自己经历的人和事,中国人喜欢求福,而“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源至《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是古代中国人民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好德。《中庸》有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给儿子写的书,没有必要欺骗子孙后代啊。于是,又翻出了《了凡四训》读。当时,正好《中华文化大讲堂》播出李毅多老师讲的《了凡四训》,我得幸听音译文两大段,对《了凡四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

      再后来,吉平开设了艺术课外班,希望我能去给孩子们讲讲国学经典,我们商量后选取的书目就是《了凡四训》和《大学》,我们希望给学艺术的孩子们扎下国学的根,有敬畏心,知道成人的路径和学习的方法。

      再后来,中央电视台、中纪委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了凡四训》,称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

      我与《了凡四训》的缘分延续至此,也因为读了此书,学习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认识到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生活中始终善言善行,不敢为恶,才会一切越来越好。

      譬如我和黑山老师的缘分一样,不知不觉因经典结缘数十年,至今我们也素未谋面,但似乎都深知对方、相信对方一样,这就是经典教化的力量。

    前一阵看到他号召读《了凡四训》,我看了一下,每天已经读的经典有四本了,本不想参加了,可在群里又遇到了优秀的鹏芝小妹妹,她是我之前在《演讲训练营》认识的小伙伴,居然因为经典在这里遇到了,那就开始一起读《了凡四训》吧。

      继续学习,继续修行。古人诚不欺我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了凡四训》的缘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og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