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手足无情》,那是前多年连续在黄州市东西南北四大街打了五六个兄弟姐妹争夺房地产官司之后的结晶,觉得很有代表性。现实生活里虽没有到法院诉讼,但争斗的像乌眼鸡一样,互相不来往,仇人一般的兄弟姐妹关系更是十分的普遍。有专家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真正称得上手足之情的在现代社会几乎是凤毛麟角。
有许多的兄弟姐妹、甚至不如邻居朋友。你穷困时,他像避瘟神,离得越远越好。只要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你过得好时,他眼红,他妒嫉。如果你突然遇到了坎坷,他会幸灾乐祸;而他有了难处,你没伸手帮助,或者没达到他的预期目的,他不仅不会感激感恩,反而更加仇视你。所以有过来人反复强调,到了老年以后,首先要与兄弟姐妹保持距离,如果觉得别扭,就逐渐的断绝来往。这个说法似乎有点极端,但毕竟好处多害处少,来往少了是非少,不来往了更洒脱一些。
在较早以前,尤其是封建社会,的确不是这样。桃园三结义这个经典故事,演绎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竟然可以结成异姓的兄弟誓同生死,足以说明那时人们的纯朴真诚和善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自然如同手足,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可以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与仁义礼智信的美德关系甚大。
现如今,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个人至上。如此一来,手足之情与日俱减,与日俱淡。如果互相之间有利可图,而且有人肯吃亏,愿意做冤大头,则手足之情仍可维系。如果都是想占便宜怕吃亏的人,谁也不会让着谁,自然无什么手足之情可言。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关键是比外人有着更多可以引发争议和纠纷的利益在那里,包括遗产的分割,父母的赡养。而与朋友邻居同事之间没有这样的导火索,没有这样的羁绊。故而兄弟姐妹更容易闹矛盾结冤仇。
当然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是,兄弟姐妹成家之前或许还好。但成家之后,因配偶的存在又增添了新的矛盾纠纷来源。有些亲兄弟之间本来关系尚好,怎奈妯娌关系一紧张,再好的兄弟也有了障碍。还有一些姊妹原本关系也凑合,但增加了一个多事的姐夫或妹夫,这下也完蛋了。有时候是利益之争闹得鸡飞狗上墙,有时候则是你的鼻子我的眼睛的是非弄的沸沸扬扬,还有些是因为孩子之间的应对,有些是因为逢年过节的礼议来往,你多我少,你轻我重等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的不可开交。
姊妹兄弟比较多的,甚至还有了选边站的可能性,形成对立的两派,矛盾扩大,家丑外扬。私下解决的,撕破脸互相咒骂甚至扯街扬巷。诉诸法律的,互不相让,对簿公堂。最终结果虽有输有赢,但在外人眼里,仍然是两败俱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