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1 第二百九十课
我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幸福
只要我不再着眼于子虚乌有之物,我就会看到眼前的幸福。 我的双眼终于开启了。 愿基督的慧见今天就降临于我。若非上主亲自修正,自己的眼光只可能看到痛苦可怕的景象。然而,我不愿自己的心灵再受片刻的蒙蔽,误信自己营造的梦境真实不虚。今天我要追寻的只是当下这一刻的幸福,不再瞩目于其他的事物。
我怀着这个决心来到祢前,祈求祢大能的支持,因为我今天一心想要承行祢的旨意。天父,祢必会聆听我的祈求。我所祈求的,祢早已赐给了我。今天,我必会亲眼目睹自己的幸福。
2 表相世界里:
人是不完美的,
人是会犯错的,
人是有局限的(有做不到做不好的)。
看见,承认,接纳,放下。
3 觉察到不平安,耐心的询问自己:
我在怕什么?
我在期待什么?
我把自己看成当成什么?我把对方看成当成什么?我把境况看成当成什么?
我能信任么?在信任么?
4 “你我并非完人,我有缺陷/缺点/会犯错/会出糗/会被嘲笑,被不喜欢不满意,被讨厌,被攻击,……你也有,全人类都有。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弱点及已存在已发生已呈现的,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接受它。”
5 世界虽然很复杂,你我他必然各有不同,但世界很安全,你我他本质都一样。
6 《课程》不断提醒我们,生命的实相乃是纯粹的灵性,人间所有的冲突都源自我们摆荡于两套相互矛盾的思想体系。
其中一套思想,认定我们是寿命短暂的肉体凡胎,投生到人间,经历一些喜悦,一些痛苦,一些快乐,一些悲伤,最终归于一死。
另一套思想,也就是《课程》的思想体系,重申我们是按照生命本源的形象而造的灵性生命,乃是生命本源圣念的延伸,绝非一具肉身。尽管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禀赋,我们却选择进入梦境,幻想自己与生命之源分道扬镳,因而犯下了滔天大罪。因着这一妄见,我们内心充满了罪咎,罪咎又孳生出恐惧。《课程》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释放心中的恐惧,用宽恕来解除虚妄的罪咎感。惟有宽恕别人,我们才可能宽恕自己,分裂的幻相才有疗愈的一天。正如《课程》所说:”任何疗愈说穿了,就是以爱取代恐惧的过程。“
7 【对话Shiiva】之167摘抄:
a 所谓的心灵训练,是指什么呢?在究竟角度来说,当然是不断确认自己的本来真相。在另一个层次来讲,就是允许自己“长大”,成为一个“成人”。
b成人有什么样的特质呢?
成人不会用“非黑即白”来评判这个世界。
他们不会妄加评断对错、好坏、高低。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采取的观察视角不同。
成人的世界,更接近简单的幸福。所谓“简单”,是无条件、轻而易举的意思。所谓“幸福”,是平安、无恐惧的意思。
一个成人,懂得不再证明,不向自己证明、不向世界证明。所以,ta不会卯足力气给自己“加戏”。
他不用给自己挖坑、掉坑再爬出来,证明自己“学到了什么”。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就是自己本身。
他们很清楚——所谓“他们是否受这个世界欢迎、是否被这个世界爱”只是反映出“他们对世界中他人的看法与态度”。
他们不会为“去爱”设置障碍,再把这些投射给世界,并以受害者自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