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曾说: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但那是在我36岁之前。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感觉,年少时不懂鲁迅,读懂已不再少年。
我们从课本里认识的鲁迅都是片面的,其实他不光有愤怒、战斗的一面,也有幽默、温情的一面。他的散文很多,初读并不惊艳,却越品越有滋味。
这本名家散文系列之《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小长假的第二天,静享阅读的时光,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真童趣,欣赏《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辛辣讽刺,怀念《刘和珍君》《范爱农》《藤野先生》等一众友人、师长或学生,拜读《关于女人》《关于妇女解放》的真知灼见......
这些文章时而怀旧,时而幽默,时而讽刺,时而愤慨。于是,心情也就这样起起伏伏。
直到视线落入某些篇章,突然有一种热血直涌的微妙感。那种感觉,似曾相识,只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联想到近日美丽国那些精英大学愈演愈烈的学生运动,热血青年的正义、勇敢,对人类和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不让人鼓舞和感动。鲁迅先生对青年学生的厚爱、怀念、赞美和寄予厚望此刻在我的脑海里有了具象。我也终于理解了鲁迅的那些话。
他说:青年的灵魂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们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他说: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他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他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原来,无论鲁迅有多少个面,我最爱的依旧是他正义凛然、一针见血的那一面。
我认为,深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无论青年还是中年,依然需要读鲁迅,更加需要读鲁迅。因为他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9425c74abfefed7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f5b24b206cd03f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c6138a41888da6a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a792b9a895d092b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53f0a5d203ba445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c989815e0a8d71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