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超越自我,发展人格(四)
——2022-2023君子兰班上学期第17封信
亲爱的大、小君子们:
周末快乐!
今天已经是2022年12月25日了,2023年几天后就会悄然而至。2023年6月25日,是我们走进中考考场的日子,不到170天啊,让我们为了中考目标,为了我们的成长,专注,沉潜,带着自信走向6月的考场!
1
前天早上,我们听从学校的召唤,从家里回到学校,开始了线下学习。尚未杨过的同学,这三天先后发烧,请假回家者络绎不绝啊。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这句话可以改成“发烧有轮回,新冠饶过谁”,乐观点看待吧,早阳早没事!
这几天,天气倒不是很冷,冬日暖阳还是很温暖的,虽然校园内中心道上的梧桐树树叶已经快要落尽,虽然餐厅西边的香樟树叶已经大面积泛黄,虽然偶尔在操场地面见到冰花。
但是你看我们的花坛啊,枇杷树依然在开花,素净的小白花,一团团一簇簇,在绿叶间躲闪着,它们不在意你是否看得见;玉兰树上满树枝都顶着什么啊?那是一个个饱满的花骨朵,只等春风一吹,就能绽开一瓣一瓣的芬芳来;酢浆草虽然不再开花,但一大片一大片的酢浆草聚在一起,叶子依然是新鲜嫩绿的。
我们的花草呢,经历半个月的网课,重返校园,对这些花草疏于照顾,我以为她们会死去,但没想到她们依然坚强地活着。蒙同学昨天浇了水,今天看她们,似乎精神了些。
在家网购了风信子,没想到一直不发货。我是想买到后拿到教室里,我们共同关注她的成长,看她开花的。
临近期末,小君子们,也在默默努力,与花草一起成长吧!
2
小君子们,12月的前三封信,我们聚焦教室后面张贴的人格发展图谱,讨论了人生四境界、人格发展阶段和需要层次论;这封信,我们依然讨论人格境界问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封书信的题目?超越自我,发展人格。对,这封信,我们就讨论一下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首先来看这三个词的出处: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接下来我们来看较为详尽的解释:
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的作品所建。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小君子们,弗洛伊德的“本我”,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是不是处于自然功利境界呢?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简单定义: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简单定义: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
3
尝试区分这三个概念,我觉得,本我就是受原始欲望驱动的我;自我就是接受社会文化熏陶约束的我;超我就是在文化影响下的理想的完美的我。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人们或许可以把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与骑手与马之间的关系作个比较。马提供牵引能量,而骑手有决定目标的权利,并引导这匹有力的马向着目标移动。但是在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太理想的情况,骑手被迫带着马朝着他想去的地方去。 (骑手:自我;马匹:本我;行进的实际方向:超我)
这三个我,在我们身上都存在着。比如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快放学的时候饥肠辘辘,听不进老师讲课,只想着快快跑到餐厅吃饭,这时候就是“本我”在支配身体;但是“自我”让身体留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讲,因为得遵守纪律,否则老师会批评自己;“超我”则让我们认真听讲,力争学会学通知识,为的是半年后考入理想的高中,考入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大学,将来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上封信我们用《西游记》来解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现在我们同样可以用它来解读这三个概念。唐僧和他的几个徒弟正是代表了人性中的几个阶段,《西游记》中,八戒就是典型的本我代表,他好色、贪吃,体现本我的一面,即人的自然的天性;孙悟空和沙僧就是自我的代表,悟空好高名,好打抱不平;沙僧则认劳任怨。这就是现实中的我,即人格方面的个性、性格的自我表现;唐僧,一心向佛,菩萨心肠,这就是超我的体现。
其实,单单从孙悟空身上,我们就可看到这三个我:花果山为妖的石猴,占山为王的美猴王,狂妄自大的齐天大圣,都是处于“本我”阶段;戴上紧箍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受紧箍咒约束,处于“自我”阶段;而取经,不仅是菩萨指点的免去被压五指山之法,更是修炼自我达成“超我”即成佛的途径。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也有“本我”抬头的时候,小君子们还记不记得,孙悟空刚跟着唐僧的时候遇到了六个拦路抢劫的贼人?悟空二话没说就把六个人打死了;三打白骨精故事中,悟空打死了白骨精,但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把他撵走,悟空就回到花果山,他做了什么呢?将在花果山一带打猎的猎人们全都打死了晒成肉干!
所以说,在一个人身上,这三个我都存在,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压抑了“本我”,用“超我”来激励“自我”。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互相制衡,人才能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可让“本我”占据上风,而导致自己被欲望侵蚀,受欲望支配,要时刻提醒自己,用道德约束自己,用理想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超越自我,发展人格,每一个同学都可能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小君子们,关于人格话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但是发展人格,我们仍然在路上。建议没有读过《西游记》的同学利用寒假时间认真读一读,这一点我们要向上上届的董同学学习,他第一学期每晚睡前坚持读一回,一个学期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慢,但功不唐捐啊。
再祝周末快乐!
你们的,王老师
2022/12/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