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下班,刚走出单位的大门,踏上向阳街的路上,从东边走来一位中年妇女,她是剪发,我正要走到路上,她已走过我的眼前,向西而去,就在这错身的瞬间,我从侧面基本能看出,她是我的同学,姓李,但我觉得已经过去,况且,又不是很熟悉,没必要打招呼。
谁知,就在我心里犹豫、纠结之时,她却叫出我的名字,我赶紧朝她走的方向望去,并且,也叫了声她的名字,尽管如此,她的脚步并没停,我却瞬间停顿了一下,看到她并没停下的意思,我也就随即走开。
说是同学,其实,我们虽是一届的,但并非一个班级,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因为那时还受着某种思想的束缚,我们男女生之间,相互说话都很少,更不要说打交道了。
上学时,我是一班,她是二班,她家就在县城边,家里条件算是优越的。跟她几乎没说过话,但又对她比较熟悉,是因为:一是,跟我关系好的一位同学,他们是初中同学,又是一个村的,还同姓,她的一些信息是他告诉我的;其二,李同学还当了次红娘,把她的一位同学介绍给了她舅舅家的儿子,而这位同学毕业后,跟我分到同一所学校,对李同学有关的事,从她那里也听来一些。
我们是八七届毕业生,跟她认识已近四十年,彼此之间交往不多,见面也不多,也没有信息沟通渠道;在这么多年里,偶尔见了面,还是会相互问候的。她毕业后,当过几年老师,后通过从政的丈夫调动了工作,开始在人大,据说又调到安阳,因为她丈夫的工作到了安阳,再后来,再后来就不清楚了;这次与她偶遇,竟想不起上次遇见她是哪一年了?大约有十五年了。
我们那一届,我知道的,有的女同学已经退休,或许在其它部门的,退休已几年了。五年前,曾在一个同学女儿的婚礼上,听一位男同学说,他已不用上班,他也是转行到行政单位的,我算了一下,比我们按规定退休的,要整整提前十年。
回想那三年的学生时光,是多么值得回忆和珍惜啊!可时间不待人,眨眼间,已过去三十多年,如今都已是年过半百,将近花甲,虽不能说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但至少也是走过了岁月沧桑。当时的那一百四十三位同学,尽管人生际遇不同,记忆中的那三年印象是相同的,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期而遇,即使叫不上姓名,那曾经熟悉的面孔是永远忘不掉的。
在将来的生活中,肯定还会遇到意料不期的同学,到那时,一定要主动提前打招呼,哪怕对方认不出来,也要这样做,然后,再进行解释,帮其回忆,因为我们曾是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