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关于道德行为的研究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它主要是关怀取向的。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研究发现,儿童对这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分化发生在18一24个月,四种亲社会行为随儿童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尽管4-6岁儿童的分享行为发展明显,但由教师评价的小学儿童的分享行为在小学一、三年级无显著差异,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得分反而显著下
降。针对4-6岁儿童合作发展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
同伴合作解决。道德行为不仅包括亲社会行为,还包括一些禁令取向的行为,如避免伤害、欺骗等,但有关这类行为的发展研究并不多见。
从理论上来说,道德判断的水平会影响道德行为,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发现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关显著,也有研究发现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移情能力之间的相关很低。这可能与不同研究的被试特征、测量指标的不同有关。而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的相关已被屡次证实。其中探讨最多的是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的研究均发现,移情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还有研究发现,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对团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就会产生内疚情绪,但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不良结果时,则产生难过情绪;内疚情绪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难过情绪不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当下青少年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体,他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表现出的偏差行为与道德的关系值得关注。
研究发现,网络易怒、攻击性、敌意和冲突水平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同时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水平也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情感对网络亲社会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道德认知对网络偏差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网络道德情感不能预测网络偏差行为表现。更多的研究从社会化的角度探讨道德行为的发展。比如,针对2岁、7岁儿童的研究显示,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同。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父子依恋关系在父亲参与教养程度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对亲社会行为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对那些威胁家庭完整性的问题的解决能力越差,则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
向越少。有研究还发现,拒绝型教养方式通过责任心、道德同一性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不道德行为。
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不同的是,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有关道德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合作游戏训练,小学生的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和归因训练法,初中生的榜样示范、移情训练、价值澄清、行为训练对亲社会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例如,角色扮演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的影响效果最好,归因训练法次之,情境讨论法稍差。这些结果提示,研究者需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以及被试群体的特征,创设不同的训练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