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豁然开朗…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世有桃花源,渊明甚爱之。我也爱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因为神秘而更令人向往。其实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还有两个:
儒家推崇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道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当然,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非常狭隘的观点,受时代的局限性很大。
今天给学生讲《桃花源记》,问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有同学起哄说不用上学,我顿时无语加恼火,但我忍住了,他们不知道上学有多幸福,但伊拉克的孩子知道。私以为我们国家正朝着理想的社会前进,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和平和相对公平,环保也正在实施,我们缺的只是好的制度和消除贫富差距。只要方向对了,路也歪不到哪去。
写到这。不禁慨叹,若生在古代,我大概是个隐士,在那个纷乱的年代,该躲到哪去呢?南阳的刘子冀,明知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还穷其一生去追寻,可见当时的社会多黑暗。
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