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某一天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即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总体来说整个社会都是呈金字塔型的结构,都可以分成下面的四层:
富贵层,中产层,工薪层,赤贫层。
最下面两层的人数比例很大,但掌握的社会财富很少,就拿工薪阶层来说,每个月只有一次固定的薪资收入,但支出却多种多样,按照《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的说法,很多人辛苦一辈子,其实都是在给银行和政府打工,好不容易赚点钱,首当其冲就要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抽走一部分,而且相对富贵阶层来说,工薪阶层没有什么有效的避税措施,每个月都只能老老实实纳税。
当然我不是要鼓励大家都逃税,只是说工薪阶层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除了纳税,接着就是要还房贷,最后才能给自己留点糊口钱,这样下去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闲钱积累下来用于投资。
有些处于工薪阶层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稍微赚了一点钱,正准备跃入中产阶层时,又被一些合理合法的形式拉了下来,不得不重新开始爬坡。
按照李笑来的说法,这就是被清零了一次,而且有些人还可能在一辈子当中会被反复清零。
除了上述被动式的清零,还有一种是无意识的主动清零,就是说主动放弃之前已有的积累,选择一个新的方向重新开始,美其名曰开拓新方向,但本质上是相当愚蠢的一种行为。
比如有些人在工作中总是喜欢跳槽,在每家公司都不会呆很长时间,而且很多时候跳槽只有一个标准:谁家给的工资高就跳谁家去。
貌似人生在往上走,实则不然,要知道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的,按照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说法,如果每天投入8小时进行精深练习,5年后才能成为一名专家,所以贸然放弃已有的积累而选择追随所谓的高薪待遇,长远来看是非常划不来的。
曾经和一位身在欧洲的朋友聊天。
我问:很多中国人那么勤奋,但依然过得很辛苦,老外悠哉悠哉的却十分滋润,据你的观察,你感觉这是为什么。
他说:因为西方社会有持续的积累,我们在这方面不如他们,中国人创造财富的速度很快,但浪费也十分惊人。比如说房地产,国外的房屋质量过硬,一般住个50年基本上都不需要什么维修,中国很多小区住个30年就要大修了,开发商黑心点的话,甚至住不到30年。
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对财富的积累做的不够,相当于是做了很多重复的劳动,投入产出比很低,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都很严重。
有一次参加公司内部的一个会议,听参与交付欧洲项目的同事讲欧洲佬的做事风格,说每次项目开工之前,欧洲人往往是习惯先坐下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做事的方法论,并不急着立即去做。
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人非常不同,我们总是习惯于稍微定一下方向,然后就开始火急火燎的去做,生怕浪费了时间,但常常是做到后面才发现有些东西开始其实并没有想明白,于是又重头清零再来修改。
最终整个项目回头来看,虽然我们总是在很快速的做事,但并没有欧洲佬这种稳打稳扎推进项目的效率更高。
所以,我现在觉得,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个人的提升,都应该做好持续的积累,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东西轻易不应该放弃,只有不将已有的成果清零,我们才能站得更稳,才能有更多的机会爬到金字塔高端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