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莲:姐姐,你疼爱儿子,不需要你们痛苦
上海浦东张杨路的兰馨剧场的场外; 因为没有开场,我和坐旁边的琳姐聊了起来,她很瘦,看上去有几分憔悴,告诉我,他们夫妻报了一个幸福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来上海的。他们和儿子处理关系不好,儿子平时一直打家游戏,他们之间的冲突很多,她希望找到改善的途径。记得,当时说了几句“鸡汤”,加了微信,就和她分开进剧场看演出了。
疼爱的艺术
今天上午,琳姐咨询我 ,公司近期是否有提升人际关系的课程,如果有的话,想让儿子过来。我就问他儿子的情况。儿子今年三十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表现一般,没有积极性,回家就一直在电脑上打游戏,还提出要换工作;她很着急,不知道如何解决。
我预感到这个儿子,以前是被过分溺爱保护的,就让她讲一下具体情况;确实,她文化程度不高, 因为儿子是超生的,小时候就一直被全家人呵护,什么都是家长包办,她更多不是在支持孩子,二十控制的方式。
三十年的习惯,一下要改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她要接受这个有他们全家一起造成的事实,然后逐步调整自己对儿子的支持关心方式,让儿子承担自己的在工作、生活上的责任,尽量做一个旁观者,给他自我成长的机会。调整她原先的疼爱的方式,调整节奏,讲究艺术。
记得一位导师说过,对于孩子,你需要让他明白:我们是爱你的,但是我不一定爱你所做的。操作上,拿捏全靠功力。我向她推荐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协助她通过自身的改变,影响儿子。
职业的选择
琳姐提到了儿子想换工作,是因为当初这个工作是父母帮找的,工作岗位、环境自己不喜欢?还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导致没法投入?还是认为收入太低?我们没有时间问清楚。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在职场上一定会碰到的。我兴奋的告诉她,这个月要拿到由美国职业规划领域的教父沙因教授,签名的“职业锚”的认证讲师证,到时,会让他儿子做一套测试题,然后可以帮助找到他职业锚画像,出一份量身定制的职业规划建议书。
为什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培训咨询机构负责人,会去拿学习这个课程呢?先透些故事。
我从小在地方广播电视大院长大,父亲是个编辑。从小能看到少数人能看到的报纸和杂志,就特别想当记者和作家。可是老爸这一代经过文化大革命后,认为掌握一门技术,才是最可靠的,我最后竟然去中国电信的机房,做机务员混了八年,最后连个仪表的使用方法也没太掌握。后来在市场部做策划宣传工作,才有了点感觉。如今辞职创业十年多年了,兜兜转转,觉得还是做个记者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应该是我内心渴望的。对未知的人、物、事总是充满好奇,一直在心里流淌着
学习《职业锚》的课程,并成为认证讲师。一方面是可以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关键能力,更清晰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了解雇员的职业兴、技能和价值观,将他们放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局面。用错人,企业的代价是巨大的。用了这个工具,帮助企业避免了用人风险,节省成本。期待!
时间不早了,我明天要开始再看《职业锚》的资料和准备向老师提的问题。真心碎不着了。
(文章还没有发出去,钱姐,她要求我尽快为她安排咨询和测评时间。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