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在3000点横盘整理一个月,直到最后一个交易日才收出一根光头阳线,全月上涨5%,相对于仅15个交易日的2月份就近14个点涨幅而言,行情略显暗淡。
年前大盘一直在2500点上下振荡,非常舒服的建仓区间,不知不觉已满仓,算上前期购入的份额,筹码成本在2600点一线,至此,Peter手中仅留了两成仓的杠杆资金,用于防止极端行情的出现,年后,我们的策略只是持股待涨,并未做任何减仓动作,只是在大盘偶尔跌破3000点时,补入依旧低估的500低波动。
应该是跑赢沪深300了底部建好仓,踏踏实实拿着,涨跌都舒服,这就是低估买入的好处。
行情运行到如今,牛市已毫无疑问,问题是大盘就此一飞冲天,还是会振荡回调,寻底后走出一波轰轰烈烈的牛市?
Peter不是神仙,后边行情怎么演化,自然预测不了。
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历次牛市开启时,大盘的走势。
自1990年开设股票市场以来,中国股市历史上历经了多次牛市和多次熊市。但是总的来说,牛短熊长。除了本世纪2007年与2015年两次大牛市之外,其他的牛市还包括上世纪90年代的几次中小型牛市。我们来看下两次典型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这次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QFII等诸多利好支撑着这轮牛市,从998点开始,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第二次大牛市: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大关后,逐渐有抄底资金开始进入市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调推出,加之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南车北车大合并为开端,大盘从2000点左右一路长到5178点,成为2007年以来第二高点,创业板和新股得到了疯狂炒作,安硕信息股价涨到474元。此波行情的疯狂程度远远高出以往历次行情,一直到亚投行的顺利成立为终点。
尽管我们主要从估值入手,很少谈及技术分析,不过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的走势。
2005年牛市起点上证走势 2014年牛市起点上证走势 2019年当前上证走势很神奇的一幕发生了,2005年及2014年牛市启动前,K线均是长期受60日线压迫,直到K线有效突破60日线,之后120日线与60日线金叉,K线回踩120日线后,最终迎来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而本轮熊市,K线依旧是牢牢被60日线压制,目前处于有效突破60日线,且60日线和120日线金叉的阶段。
历史是不是惊人的一致,看来阳光下依旧没有新鲜事。
不过,这对众多的股民而言是个坏消息,如果从这点出发,很不幸,现在上证的120日线在2700点。对照历史,调整到位的话,目前还有超过400点的下跌空间。
这也是Peter为什么看好这波行情,却始终没有把最后一梭子子弹打光的原因。
下跌不可怕,可怕的是下跌时什么也做不了。
当然了,均线的位置也是在变化的,毕竟60日线的起始位置还在2500点以下,120日线的起点依然在2500点下方,如果大盘就此横盘调整,120日线离K线的距离必然越来越近。
肯定有人会说,一味用历史描述未来,只会遮蔽远眺的双眼。仔细想一想确实有道理,谁就能保证周期只是简单的重复历史呢?不过即使大盘就此开启牛市,头也不回的进入上升通道,我们也是满仓跟进,只不过少了杠杆的20%,依旧可以确保我们在这轮中赚够。
那既然看空,为什么不把手中的份额卖出呢,减一部分仓也好啊,至少可以在下跌时多买些份额。很神奇,当你看空,并实质性的卖出手中股份时,大盘就此迎来上涨,要不下跌到你的心理价位,你就不敢买了,始终想着,都跌到这程度了,A股是不是要完蛋了,还是再看一看吧。就在你犹豫不决时,大盘早已新高。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即使大盘真的就此调整,我们也必须满仓迎接,闪电劈下时不在场,后面的上涨凭什么有份?况且,我们的筹码够便宜,有较大的空间承受下跌,剩余的杠杆资金也可以在下跌时买入便宜筹码,补充上涨阶段没有买够的份额。
算算,怎么都不吃亏。
满仓迎接暴跌?满仓迎接上涨?
随便了,都很舒服。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Peter 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