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草、灸草 、談艾葉]
图片发自楊藥师 本草綱目艾葉味苦辛,性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图片发自许裴詩云:「端陽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無意爭顔呈媚態,芳香自有庶民知。」
蘄艾、五月艾兩種均是菊科植物。
楊藥师解艾草1.蘄艾 學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味苦、辛、溫。散寒除濕,溫經止血。
主治:月經不調,中寒腹痛,赤白帶下,胎動不安,久痢不止。
图片发自蕭教明博士2.五月艾 學名:Artemisia indica Willd.
味苦、辛,溫。㪚寒,止痛,止血。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先兆流產,痛經,月經不調,濕疹,外治皮膚搔癢。
最早記載艾葉用於治病的是《五十二病方》成書不晚於戰國時期,用作外治,其中之一即為灸法。
艾葉是《黃帝內經》一書提到為數不多的幾種藥物之一。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有兩個用艾的處方「膠艾湯和柏艾湯」。膠艾湯用艾葉配伍阿膠、芍藥、川芎、當歸、干地黃等,用於治療經寒不調或胞阻、胞漏、宮冷不孕等症。
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有艾酒,「艾千莖,濃煮,以汁清麹作酒」,用於治療白癩(麻風病),李時珍之父親李言聞著有《蘄艾傳》一卷,稱贊艾葉「產於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图片发自汪選斌「艾」是我國人民較早使用的藥用植物。《詩經》中就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王風.采葛》)艾.又名家艾、艾蒿。孟子云:「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古人称艾葉為「醫草」。
「艾」在民間廣泛應用,作艾糕、艾丸、艾煎雞蛋,閩南地區一帶居民將細嫰艾葉搗匀,和糯米一起做餜子,是別具地道風味食品。
艾葉無論內服還是外用,都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絡之作用。
李時珍對艾葉有高度評價:「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壽,其功亦大矣。」
「艾」具有溫經止血、安胎、止痛,所以成為婦科疾病常用之藥。
用艾葉治療婦科疾病的名方,除膠艾湯,尚有(艾附暖宮丸)《壽世保元》等。
(艾附暧宮丸)用艾葉炭配香附、當歸、吳茱萸、續斷、川芎、白芍等,治療由寒凝氣滯引起之月經失調,經行腹痛,腰酸痛及赤白帶下。李時珍評價兩方;「艾附丸⋯ 調婦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 治妊娠產後下血,尤著奇效。
图片发自汪選斌艾 每年春初發苗,採摘最好以五月初五為之最好,古時鄉民每年端午節把大蒜、五月艾懸掛在門前,用作辟邪之用。
图片发自汪選斌五月艾用於治療經寒之痛經,如經色淡紅、清稀,月經後期者,可用五月艾,五月艾食療治經寒痛食療方,五月艾燉雞湯服,或五月艾煲紅糖加姜服,效果好。
五月艾(野艾)我們廣東多使用野艾,《嶺南采药錄》稱為五月艾,溫經散寒效果好,婦女崩漏可應用艾炭。五月艾在香港新界村民多用作洗頭有祛頭風、止頭暈(煎水洗頭)及外洗治療皮膚痕癢。
照片来自楊藥师香港草藥遊楊藥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