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一生起伏跌宕,从少年天才到落寞画家,他的内心也经历了少年时的恃才放旷、科举制变后的牢骚满腹、最终归于对人生的思索,人性的感怀。
在唐寅现存的绘画作品中,有三幅画,或许可以代表他心境的变化。
第一幅:江深草阁图。
江深草阁图这是唐寅少年时所画。
画上山石挺秀壮阔,松林虬曲茂密,一童仆正要挑担沿石阶而下。
画面左侧,江水开阔平旷,与右侧的险峻陡峭形成对比,同时又都统一在一派清朗的气息之中。
山边露出一座草亭,亭中独坐一少年。
这位少年虽是静态的,可他面前,怪石清峻,流水一泻而下,松枝蓄势待发,正如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狂放而自视清高的内心。
少年独自背对观者,他是孤傲的。
画上有沈周的题跋。
唐子弄造化,
发语鬼欲泣。
游戏山水图,
草树元气湿。
多能我亦忌,
造化还复惜。
愿子敛光怪,
以俟岁月积。
题跋中除了赞扬唐寅的绘画水平之外,最后两句,也提出了勉励和劝诫,可谓语重心长。
显然,那时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唐寅并没有听从老前辈的话。
他在现实面前狠狠地栽了跟头,一步跌下万丈深渊。
此后的他在日日的醉酒中,在画笔的挥洒中,体味着生活的苦涩,寻找着生命的价值。
看这幅:芦汀繫艇图
芦汀繫艇图江面上是清冷的,连水中的芦苇都是清冷的,清冷而诗意。
云间的月亮照着江面,小船的竹蒿上挂着渔人的蓑衣。
老渔人醉卧船舱,他的梦是诗意的,也是清冷的。
画上有唐寅字题诗:
插篙苇渚繫舴艋,
三更月上当篙顶。
老渔烂醉唤不醒,
起来霜印簑衣影。
最后一句,烂醉之后的梦,终究是要醒的。
无数次酒醒之后的唐寅,内心的悲凉和孤独,有谁能懂呢。
再看他晚年的画作:《桐阴清梦图》。
桐阴清梦图先看唐寅的自题诗:
十里桐荫覆紫苔,
先生闲试醉眠来。
此生已谢功名念,
清梦应无到古槐。
古槐树下的,是功名富贵的梦;而梧桐只落凤凰鸟,那是超脱凡俗,超然于世外的梦。
唐寅从痛苦中渐渐挣扎出来。
看画中人的表情,恬淡悠然,嘴角还带着一丝丝的微笑。
画面上是大量的留白,大大的梧桐叶子也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勾勒晕染。
再没有了功名之念的清梦,世界干净而清朗。
如此看来,唐寅的结局并不那么悲伤,他对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和世人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领会。
在艺术上,他的作品也涵盖了更为深刻厚重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