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读了不少历史相关书籍,慢慢发现自己眼中的历史,呈现了不同的状态。
基础状态:故事
喜欢上看历史,其实也是喜欢看故事。看过往千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各种传奇。儿戏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大义如程婴,以子换赵孤;传奇如范蠡,带着美人泛舟江湖。又或者王朝更迭,忠臣为国死,佞臣骂名留。如果有时候在不同的书中找到印证,也会开心良久。
但是久而久之,也会有疑问。为何忠臣会死,为何佞臣会赢?为何朝代更迭,看似都亡于农民起义,但是有农民起义不一定亡国,农民起义的领袖也大多不得善终。历史书上说这叫阶级局限性,但是局限在哪儿?
看多了,也会对某些故事产生戏谑之心。比如被穿越女青睐的清朝,康熙大帝就变成了围观的康师傅。比如侧帽风流独孤信,就变成了千古第一老丈人。当然也不免对有些人有褒贬。简单点儿的标准就是好人坏人,忠臣奸臣。最典型的判断就是如罗本所说的刘备为国为民曹操第一奸雄。
不过后来,看多了书才发现,有些故事真的只是故事。烽火戏诸侯,很多学者认为并不存在。其实只是一场申侯为自己外孙上位的弑君战;屠岸贾很可能只是赵称王后粉饰自己祖上而虚构,赵氏当时只有一场内乱;至于范蠡西施,不过是后人的美好想象,早起记载倾向于西施为勾践沉江而亡。范蠡西施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何尝会有真挚的爱情?!
中间状态:制度
刚上班的时候比较闲,从父上大人哪儿得到一套国史大纲,开始发现历史不再是故事那么简单。钱穆先生从制度讲起,用另一种方式串联了上下五千年。所以汉代三公九卿,唐代三省六部,见证了官僚集团的不断发展,也见证了皇权的扩张与相权的衰落。汉代的田赋是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唐代有了租庸调,最后改为两税制,到了清代,最终摊丁入亩,两税合一。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法维持着帝国的财政。还有兵制的变化,成于南北朝的府兵制曾经是重要的力量来源,最终不得不让位与募兵制。清代八旗绿营次第腐败,最终只能靠团练挽救帝国于微时。
相比故事,制度跟枯燥,但是犹如一条隐现的规则,制约着历史的走向。当制度不再适应时,一个时代将走向崩坏。
利用制度,可以解释更多的兴亡规律,但是还是回有很多不够澄清的部分。比如汉代的土地兼并如何出现?钱穆先生说道后汉的离心力又该作何解释?税收折银看似降低成本,为何难以推行?
第三阶段,人性
这是最近在看亲王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时的发现。税收,或者保卫龙脉,看似简单,背后却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与倾轧,甚至一朝首辅也可能阴涉其中。在人性下,历史中人的作用再一次体现。
比如土地兼并,一方面是国家的税收自汉武之后日益严重,自耕农遇到天灾破产:一方面大土地兼并者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对较好的待遇,所以农民宁可依附兼并者。土地兼并者有办法减少纳税,中央政府的收入大减,政府虽欲制裁,但是土地兼并者与政府及执行者之间关系复杂,执行力度很低。
比如后汉的离心力,在我目前掌握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后汉是士族集团崛起之时。士族所希望的,是家传千代。至于中央帝国是否统一,并不是必然条件。而曹操,也因为打击士族而被打入了奸臣的行列。
当然,我其实读的书还很少,还很难对历史及其规律有充分的了解。但个人觉得,最终回归人性,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