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愚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摔倒后爬起来,他可能会四处瞅一瞅,如果养育者不在身边,他可能就吸吸鼻子,咬咬牙自己站起来。
但如果养育者在不远处,他可能就会哭着跑向养育者,去寻求安慰。
如果是爷奶、姥姥姥爷类型的养育者,他们可能会拍拍地或绊倒孩子的东西,责问是谁把这个东西放在这里,绊到我的孙儿。
如果是严父类型的养育者,他可能会责问孩子,眼睛长到天上了吗,连个路都走不好。
一个角色是在向外追责,一个角色是在向内追责。
其实不需要去找谁的责任,养育者只需要提供一个爱与支持的环境即可。因为摔疼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就是教育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有时候我们向外去寻找责任负责人,或者是向内指责自己某件事没有做好,两者都是内耗的状态,没有把精力和能量集中在事情本身。
如果我们把能量的消耗,切换到观察事件本身,去思考疼痛带给我们的教导,可能会更快的从问题中走出来。
疼痛本身就是来提醒我们问题的。
比如疾病,以不舒服、疼痛来提醒我们身体出了哪些问题。它的提醒程度会逐渐升级,如果不及时调回到健康的生活状态,那么到了最坏结果的那一步,可能会走向灭亡。
情绪也是如此,当我们产生难过、焦虑、沮丧、痛苦等等负能量的情绪,其实是这个情绪本身在提醒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生命以痛来提做提醒。
如果我们像溺爱型的家长或严厉型的家长,不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那么可能就会错过这次疼痛带来的成长。
生命本来就会有一个个的问题。
我们专注去体验想体验的美好,当问题来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跨过问题本身,解决问题而不是去纠结谁制造了疼痛,去问责他人或自我谴责。
把问题解决掉,直接回到那个美好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从美好的状态中离开,与问题痛苦纠缠,还非要认为自己的心情是别人的责任。
我们人生是一个个体验。与美好纠缠,那么生活就是美好的体验;与负能量纠缠,那么生活就是负能量的体验。
它跟问题存在与否没有关系,跟我们想创造什么体验有关系。
日更文章的第244天
木头当当当
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人划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