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30计划法,也就是以30分钟为单位规划时间,有些朋友会问: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是否太粗呢?
其实,像拥有9家公司、还生了10个孩子的钱世界首富伊龙·马斯克这样惜时如金的人也就是以15分钟为单位来定计划的。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需要那么忙。如果你真正地去把每天的事情列出来,把耗时加起来,很可能会发现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关键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从你计划的第一扇“破窗”和随之产生的第二扇、第三扇“破窗”中溜走了。如果你坚决执行加了缓冲区的计划,你不但能做完所有的事,也不会觉得很累。
如果事情确实在原定时间内没有做完,那我们就可以利用缓冲时间,在缓冲时间做完,那么就不算“破窗”,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着当天不“破窗”的记录和有成就感的愉悦心情继续往下做。
如果缓冲时间用完了,事情还没做完,也就是产生了一个“破窗”,怎么办呢?我们就尽快地去“补窗”,就是赶紧做完,然后做下一个事情抓紧些,少花几分钟做完,尽量把前面的窟窿补回来。如果这件事补不回来,那么就在那个大缓冲时间一定要补回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33734/9e7f151621091faf.png)
当然,在刚开始实行30计划法的时候,还是可能会出现这天频频“破窗”的情况,那么我们就把产生“破窗”现象的第一天视为一个破窗,然后复盘一下,到底是自己计划定得太乐观,还是执行时又心猿意马出了偏差,如果是前者则进行计划的合理化调整,如果是后者,就在定第二天计划时,首先把前一天的“破窗”补上,如果这样导致第二天原定计划来不及做,那就加快进度,或者宁愿在计划中就减少一些次重要的事,确保第二天不再“破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