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76049/71f0f017c00fb5e6.jpg)
本期共收到45篇作文,以下为评审团投票选出的3篇佳作,请君品鉴。
①《鲛人泪》
作者:落灯花呀
我先天体弱多病,大夫断言活不过二十岁。
六岁那年,我认识了阿泽。
他父亲是镇上有名的画师,他为了我弃画从医。为此他不惜和父亲大吵一架,挨了好一顿毒打。
十五岁那年,他如愿娶我过门,我也欢欢喜喜地嫁给了我的心上人。
可惜他那一双本该作画的丹青妙手,如今整日为我捣药,磨出了茧子尤不自知。
二十岁那年,我终究还是一病不起。
他说:“听闻南海有鲛人,鲛人有泪,可医百病。阿鸢,我要你与我共白首。”
我已抱必死心,只笑说:“听说鲛人多貌美,你可莫要忘了我。”
他只说:“等我。”
后来我真的醒了。
听人说:在我昏迷这一年里,是阿泽于南海取来了仙药,医好了我。
我对此感动非常,想着终于可以践行与他共白首的约定。
我与他提起时,他没有想象中的高兴。
近日来,阿泽变了许多。
他没有了以前对我的热情,眼中多了抹化不开的忧伤。又许是不用再煎药的缘故,他再次提起了画笔。
他似乎多了许多心事,就连晚上他也比之前粗暴许多,不弄到我哭不罢休。
他说:“你哭的样子真美。”
我说:“阿泽,你明明以前喜欢看我笑的。”
接着,是良久的沉默。
每当这时,他便会起身去画室呆到天亮。
原以为我们会就这样一辈子。
如果那一晚上他没有喝醉,
如果我没有听见那夜他口中喊着的“溪儿”
如果我没有打开他一直紧闭的画室……
我看见里面挂满了画,画上都是同一只眼睛。
像极了哭时的我,可那分明不是我的眼睛,甚至不是人类的眼睛。
我想起了传说的后半段:
鲛人一生只落一次泪,非挚爱之人不见,泪尽即亡。
【评审团点评】
i墨染锦年:青梅竹马比不过天降。阿鸢和阿泽,本该是相守一世的爱人,但是因为阿鸢体弱,阿泽需要为她寻药,寻找那鲛人的眼泪,信誓旦旦的诺言,也许在美丽的鲛人面前,一文不值,阿泽没负阿鸢,他信守诺言,带着鲛人的眼泪挽回了阿鸢的性命,但从前那个珍爱阿鸢的阿泽也死在了那颗眼泪里,不见踪迹。情爱一事,确实说不清,道不明,上一秒说爱你的人,下一秒就能成为抛弃你的人。也许阿泽心里还是有阿鸢的,但也会一直有溪儿,感情这事,说不清谁对谁错,但一旦确定,那就一次不忠,终身不用。作者的语言带着淡淡的哀愁,一个女子发现了心上人关心的秘密,关于他们后续如何,可以带给读者无限的空间。
亭亭玉:故事完整,构思巧妙,情感细腻动人。弃画从医为所爱之人,再次提笔作画依旧为心爱之人,只是,是不同的人。结尾引人深思,赴了白首约,失了爱人心。
文言明语:鲛人的泪能够医治百病,为心上的人去南海谋取鲛人泪。这眼泪有多么复杂,爱情就会有多么复杂,这眼泪有多么简单,爱情就会有多么简单,满画室的眼泪,都在诉说着爱情的无奈。
落灯花呀:真正认识一个人,究竟要有多久?阿鸢是注定早夭的命,可是阿泽为了她,不惜弃画从医,甚至远赴南海取鲛人泪,只为与她求一个白首。鲛人泪取来了,阿鸢的病好了,他们本该成为令世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只是这个阿泽再也不是曾经满心满眼都是她的阿泽了,他的心上多了另一只流泪的眼睛。大抵这世间白首如新者众,而倾盖如故者鲜矣。
山东宇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人心好得,一世情难守。我和阿泽可谓青青梅竹马,6岁相识,15成婚,婚后阿泽为我弃画从医,整日捣药不觉苦。20岁我离预言的大限之日不远,阿泽历尽艰辛讨来鲛人的眼泪,治愈了我的病体。只可惜福祸相依自古如此,阿泽本为挚爱之人求取鲛泪,获得了鲛泪方知挚爱是谁。阿泽爱的不是我,也不是谁,他只爱眼泪。这是一个伤情的故事,故事里没有是非对错,没有谁错付谁。与我而言,誓言如风,风过无踪。爱,爱过,无悔!文章段落清晰,对话干脆利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②《画师与眼》
作者:亭亭玉
我在敦煌的壁画上,见过一只眼睛,一只蓝色的眼睛。
远山如黛的眉,眉峰之间,盛开大片薰衣草的紫。清风扶雨的绿痕,自眉头吹向眉峰,薰衣草被氤氲散开,落至眉尾,绿痕微漾。
眉已画好,你接着说,画师说。
眼廓,似桃花,寒意料峭的桃花。瞳孔是星空深邃的蓝,极光从眼尾滑至眼角,坠成一汪溪水,流过星空,躺在眼眶,凝成一滴泪。
你说,这会是谁的愿望落了空?我侧头问画师。
画师未语,顿笔。
眼廓周围,是星星点点的烟火,于眼角,于眉梢绽放。那滴泪,落在烟火深处,烟火与泪,定格在壁画里。
你说?这只眼睛,是不是留住了转瞬即逝的幻灭?极光,眼泪,烟火都已永存。
还有别的吗?画师问。
有,睫毛,白色的睫毛,羽翼的白,根根分明,刷在星空里,忽闪忽闪。
你在眼睛里看到了什么?画师问。
慈悲。
画师落笔,将画卷递给我。我画好了,请过目,画师说。
我,看不见啊。
画阁里来了一位客人,他说,他见过一只眼睛。
我听过一个远古神话,在敦煌,神为拯救世间,以眼为引,福泽万民。后来,世间再也没了那么好看的眼睛,后人倾尽全力画了一只眼,在敦煌的壁画上。
他和我描述的那只眼睛,美得惊心动魄。我将画给他,他说,他,看不见。
他走了,画留下了。
我看着画里的眼睛,这是我此生最好的画,我给它取名,慈悲。
你真的要舍弃你的眼睛吗?你问我。
你知道答案,还非得和我求得一个答案。何苦?
哪由得我想与不想,不过使命罢了。世人以慈悲信奉,我只以慈悲还之。
你说,来生,定会为我画只眼睛。
【评审团点评】
宇中静树:作者以慈悲为主线,诉说了一个神为了福泽众生舍弃了自己的眼睛,留下了人间烟火和星空等美好。作者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很强,把每个细节都解读到位,而且叙事方法巧妙,采用了倒述方法,文字的把控能力很强,前面埋下了种种伏笔,引发读者的好奇,是很不错的小说!
i墨染锦年:作者的文笔很优美,一字一句斟酌中,让人声临其境,仿若真的见到了敦煌壁画上那只流泪的眼睛。第一遍看,觉得故事有点烧脑,我是喜欢那种瞎琢磨的人,所以总觉得不止有表面的假象,但还是没琢磨透。我见到的那只眼睛,或者,我心里藏着的那只眼睛,就是那个神为了拯救百姓献出的眼睛,被后人刻画在壁画上的神眼。世人以悲怀为奉,我以悲怀为报,悲天悯怀的神,遇到善良纯粹的人,又如何能置之不理。
亭亭玉:三段叙述,不同视角。瞎子那段描述眼睛的画面极美,画师埋伏“神 ”与慈悲;神为世人舍了眼睛,而画师也应下了画眼的缘。构思巧妙,环环相扣,语言精美。
落灯花呀:“世人以慈悲信奉,我只以慈悲还之。”神在舍弃自己眼珠的那一刻,在他轻描淡写地与画师诉说这一切的时候,他的内心究竟是何种感情,我们无从得知。可我想,这大抵就是神的宿命。他们孤独地行走于世间,注定为世人所遗忘。而那个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他却记了那么多年:“来生,我定会为你画一只眼睛。”
③《转厄画》
作者:占子
天下技艺,皆可通神。
西城有个单身画家,痴迷画画,技艺精湛,但这个行业,并不全看你画得好赖,他不愿花费心力在应酬客套上,便也没人为他捧场,画作无人问津,他倒也乐得清闲,整日一味钻研画技,不问世事。
有一天,他梦中见到一个女人,一番云雨自不必说。醒来后怅然若失,整日茶饭不思,便想把梦中女人画出来,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女人的样子。只记得两人水乳交融之时,右边有灯光,所以看得清女人左眼,初时含情脉脉,离别时泪眼汪汪。
于是他废寝忘食,用了一天一夜,画出了女人的左眼,眉毛青黛,眼珠幽蓝,眼角长俏,一汪清泪,楚楚可怜。画完之后,搁笔长舒一口气,大笑身亡。
多年后这幅画辗转到了一个不懂画的女人手里。
女人买画的原因是,画上的眼睛很像她的眼睛。
她几年前有眼疾,左眼差点失明,后来就莫名好了,医生也不能解释。她自那时起便特别留意自己左眼,看到这幅画,就果断买了来。
这画越看越上瘾,她一有空,便要站在画前仔细打量,画的用色特别清丽奇特,但很悦目。最让她着迷的是上眼皮那半排白色睫毛。
一天,她心血来潮,数了数那半排白睫毛,52根,数了三回,都是52。
半月后,她盯着画看的时候,突然感觉睫毛变了,最左边多了一根,数了数,53根,又数一遍,还是53。
正当她陷入自我怀疑,打算把锅甩给糟糕的记忆力时,手机里弹出一条推送的新闻:
“西城一女子左眼突然失明,这是该市第53起病例,这个奇怪的病症只在当地女性中突发,半月一起,非常规律...”
【评审团点评】
i墨染锦年:作者依旧按照以往的手法,将小故事写成了聊斋风格,让人眼前一亮。画家梦到一个同他鱼水之欢的女人,醒来后只记得那只奇特的眼睛,提笔勾勒出那只奇异的眼睛,兜兜转转到了一个左眼快失明的女子手上,而她的眼疾突然愈合。这个细节就足够让人想起一些灵异的理由,比如那只眼睛,又比如那个画家。女人数睫毛发现异样,手机弹出的新闻,却让这个灵异事件得到了解释,或者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原来眼疾变好的缘故,是这副画转移了她的灾难,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视力,用来修复她残缺的眼睛。细思极恐下,更是令人胆战惊心,值得学习。
落灯花呀:作者这篇文章以《转灾画》为核心,详细讲出了他的由来,以及一个女子得到这幅画之后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件。作者继承了聊斋诡谲的风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曲折,结构严谨,让人在恍然大悟中又不禁细思极恐,值得一读。
亭亭玉:作者不愧为脑洞担当。画能转运,画师梦中的女人,逃脱了失明的厄运,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城市每半月便有一人失明。数睫毛的操作可还行(选角独特),半月失明一人,画作上睫毛就增加一根(以后岂不长成了刷子),故事离奇,角度新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