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中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1向下的比较 尤其是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选择向下的社会比较及和明显差于自己的那些人进行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保护儿童的自尊。
2 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主张道德发展可分为三个水平,6个阶段。
水平1,前习俗道德,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取向,在这个阶段人们坚持规则是为了避免惩罚,为了服从而服从。
阶段二,奖赏取向。在这一阶段,个体只遵守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为了所获得的奖赏而服从。
水平二,习俗道德。
处于这个水平的个体,在处理道德问题时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员,他们感兴趣于成为社会的好公民来取悦他人。
阶段3,“好孩子”道德,处于该阶段的个体,感兴趣保持他人对自己的尊敬,并做出他们所期望自己做的事情。
阶段四,权威和社会秩序维持的道德:处于该阶段的个体服从社会规则,并认为社会定义为正确的事情才是对的。
水平三,后习俗道德。
处于这个水平的人们使用的道德原则比任意特定社会所使用的更加宽泛。
阶段五,契约个人权益和民主方式接受法律的道德:处于该阶段的人们会做出正确的事,因为他们对社会公认的法律具有一种异物感,他们认为法律可以作为固有社会契约的可变部分而进行修改。
阶段6,个人原则和良心的道德,在最后这个阶段个体遵守法律是因为他们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基础,他们不会服从违背原则的法律。
科尔伯格的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发展有固定的顺序经历,上述三个阶段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直到青春期他们才能发展到最高阶段,柯伯格发现到达后习俗道德水平的人相当少。
二、儿童中期关系的建立。
哪些人格特征导致儿童受欢迎呢?
受欢迎儿童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他们常常乐于助人,善于合作,他们还很有趣,通常具有幽默感也能够欣赏他人的幽默感,他们也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飞侠与行为,从而更好的表现自己,总之受欢迎,儿童具有很高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使得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成功表现的各种社会技能的集合。
被欺凌者常常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非常被动,不合群,常常容易哭泣,并缺乏可能会缓解欺凌情境的相应社会技能。
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社会交互。
2教授儿童倾听技能。
3教儿童察觉他人用非言语方式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4教授学生交谈技能。
5不要让儿童公开选择小组和团队,避免出现最后只剩下几个儿童未被选择的尴尬情形。
三、家庭和学校,儿童中期,个体行为的塑造。
父母离婚对儿童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取决于离婚时儿童的年龄以及父母离婚的时间长短,如果父母刚离婚,儿童的反应会非常糟糕,这时父母和儿童双方都可能表现出一段时间的心理失调,大概持续6个月到两年之久。
如果父母离婚时儿童处于儿童中期的早期阶段,也就是三年级左右,他们往往会责怪自己造成了父母关系的破裂,儿童到10岁时当必须在父母双方中做出选择时,他们会感到有压力,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体验着分裂的忠诚。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混合家庭的学龄儿童都发展得出乎意料的好和青少年相比,学龄儿童对这种混合家庭的适应会相对顺利,而不像混合家庭的青少年那样面临诸多困难。
美国小学教育一个重要趋势是设法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即准确评估评价表达和调节情绪,所基于的一组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