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今天《一分钟家庭教练训练营》群管会讨论,觉得群里的活跃度不够高了,大家互动比较少了,觉得有某些人打卡有些草草了事,甚至有群管会成员反应,自己的打卡就像再完成任务,觉得收获不多?
群管会的交流中,我感觉到大家是期望群友能够认真对待打卡。那么什么叫认真对待呢,衡量标准是什么?如果是原定的标准,目前统计,70%以上的群友都在按照标准打卡,个别由于疏忽情况没有署名和日期。
如果是希望大家都能按照标准打卡,那么有两个问题:①是否将标准打卡作为底线,进行处罚?②是否这样就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想到这里,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的预期是什么?不得再次思考我们的开始创营的目的,和审视群价值观!

我们本次训练营的目的:让家长掌握一分钟教练技术,协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价值观:把爱带回家,传播真能量。
反观初心,可以得出,我们是预期是,让家长对孩子不断的实践一分钟家庭教练的技巧,坚持30天,成为家庭教练,并协助孩子养成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确认家长有没有做到,做到是否到位?
每天的打卡确实能让我们看到大家实施怎么样?也让家长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目标,使得每天带孩有规划,有方向。但是在实施家庭教练的技巧上,貌似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和反馈,反而是有点偏向怎么育儿,怎么解决问题了。所以在我们反馈的时候需要对群友当天的实施情况给于反馈(既我们对于群友的一分钟教练目标要明确)。而育儿问题,可以收集在答疑期间讨论。
现在的打卡形式是否需要优化?
我个人觉得目前的打卡有一定好处,不复杂,大家也原因实施,并且能让大家审视目标,记录生活。所有在没有更好的方案下,依然值得继续。
如果孩子不再身边怎么打卡?
1、照常打卡,直接说明,所以未能完成今天的任务。2、较大的孩子,让孩子电话反馈今天的问题情况。
如果长期出差,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打卡?
方式一:每人一个月有三天假期。直接可以申请休假,学费不退。需要写出请假条发到群里!
方式二:由于未完成打卡罚5元,我们可以提供花钱买休假。最多买10天,最高支付不超过单日罚金。价目表如下(第几天-需支付几元:1-0.5,2-1,3-1,4-1.5,5-2,6-2.5,7-3,8-3.5,9-4,10-4)
弊端:可能会存在松懈心理,降低群友积极性。优点:更加人性化,更具有灵活性,不容易因为一次失败而彻底放弃。
PS:如今目前是小群不需要搞第二种方式,只是30天的训练营。如果做成一个APP或是大社群,需要群友自发参与,并且是100天以上计划,第二种方式更具有可玩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