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终于把从图书馆借的书《日本妖怪奇谭》看完了。我一向是对这种类型的图书不感兴趣的,但是因为一款游戏的缘故,我对日本的妖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纯粹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去阅读的。在游戏里的妖怪,或是冷酷强大,或是妖艳魅惑,或是灵巧机智。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书中描写的碰撞后被彻底打破了。例如,在书中,般若被描绘为女怨灵因嫉妒而极度狂怒狂悲从而扭曲的狰狞面相。而游戏里的般若有两副面孔,一副面相狰狞的鬼面,一副面容和蔼的正太。正是如此,我的好奇心理逐渐转变,想要一探原本妖怪的真相。一口气读完,我却又有的新的见解。
就以上面讲的般若为例。真实的般若,是一位为情所役的悲惨女子形象。她渴望爱情也曾拥有爱情,但在遭受情人的背叛之后心生嫉妒,怨气使她日渐消瘦,蜕变成了性格暴躁的狰狞妖怪形象,妖怪的形象使她丧失了人性,害死了她深爱的人。最终,她重新悔过,剃发出家,在静心苦修多年后,她终于驱走内心的恶魔,但一切她所爱的都已不复存在了。这样的悲伤故事,引发了我的深思。实话说,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女子付出真心却无所回应,为情事所困,落魄度完一生。这样落魄的女子,毫无灵魂,不也是变相的妖怪吗?小小的一则妖怪奇谭,告诫我们的不仅是“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的道理,更多的是让我们珍惜眼前人,不要让内心的邪念占据你的一生。
在我之前对日本妖怪的了解中,我最熟悉八百比丘尼这一形象。少女时代吃过人鱼肉的秋子,与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时光流逝,带走了她所有的家人,唯独她,至始至终未曾老去,就连容颜也不曾变化过。沧海桑田,,她孤独一人在世,即使行善于人间,也不曾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孤独,伴随她于无休止的旅途之中。就这样,她行走于人间,一路行善,寻找人生真谛,出家,大彻大悟后圆寂于山洞里,舍弃了自己两百年的生命。八百比丘尼让我印象深刻,只是因为,在人们一味追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今天,她敢于放下自己的生命。是啊,活得太久,生死别离时若已经对刻骨铭心的痛苦麻痹,人岂非不是一具没有感情的空壳?单调无味的人生,孤单只会让你麻木不仁。所以说,人是需要陪伴的,一个人的旅程,即使很长,却也乏味。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日本妖怪奇谭》里所讲述的神话,虽荒诞,但细细品读,却又像极了这荒谬的生活。神话里的妖怪,又何尝不是人们内心的另一面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