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积极心理学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
它指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一关系需求,二能力需求,三自主需求。
换句话来说,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的因素:
1: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2: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的价值,3, 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主需求它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关键与核心,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主动选择和掌控所做的事情,就会产生内在的动力,获取幸福。
比如1500米的跑步测试,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一项考核的任务,没得选择,只能被动承受,但在我眼里他就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或游戏,于是我有了选择和掌控的能力,最终得到了优势和认可,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仅仅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境况就变得完全不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神奇之处。
如何获取幸福的掌控权,获取掌控权其实并不难,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的本身,
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把这句话套用在任何的场景中是这样。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些理由听起来有些可笑至极,但不要低估这种假设的力量,一旦你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他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做动机转移。
缺乏觉知的人,其行事动机通常都有外部事务牵引,少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余地,容易陷入为做而做的境地,但有觉知的人会适时的觉察自己的行事动机,是否停留在与目标任务无关的外部事物上,如果是他们就主动想办法将其转移到内部,以拥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能力,而这种掌控的窍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