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走出舒适区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我的答案是:惊喜
时间过得真快,连续完成了两期22天的打卡任务。这是在五月底结束行动营之后自发的打卡,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人与事,才会给自己这么大的动力吧!
这一期的打卡方式完全是根据老师的分享,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作的。通过行动营的写作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去调整。主要是三个方面:表达思路不清晰,素材面狭窄、语言不够简练。
所以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任务,每天固定阅读同一个公众号的文章,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一开始觉得挺难的,不知道怎么写。特别纠结于怎么把文章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清楚。这就像是你听到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想要分享给身边的人,就必须有足够清晰的思路才能让对方理解。而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弱的,所以每次都要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还要不影响原文所表达的观点。
写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之后,慢慢了解作者写作的套路,自己也就不局限于一种表达方式了。
走出舒适区阅读文章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特别认同作者的三观,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自己对于过去22天里的收获与心得:
一.增强了时间观念
回想一下,除了上班下班,如果说要腾出时间来提升自己,你会怎么安排时间呢?我想,很多人会说上班那么累了,下班休息还不够,怎么有时间去学习呢?
曾经我也是这么想的,似乎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真的找不到什么时间去提升自己。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最近,不断调整时间,已经找到合适的节奏了,提升自己的时间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支配。
走出舒适区01早起
在保证足够睡眠的情况下,我开始了每天早起30分钟,千万别小看这半小时,它可以让我完成一半的打卡内容。
02午睡前花半个小时
与其午睡前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刷手机,还不如有效利用起来。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每天午睡前总花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刷手机。试想如果能每天有效利用这半个小时,慢慢积累下来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03下班时间的安排
如果说把早起与午睡前的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专业上,那么晚上下班的1~2个小时完全可以完成工作额外要加班的事情。即使是这样,额外加班的事情也不是常有。清楚每一天的时间安排,就能有效的利用起来了。
因为头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的效率也随之增加了不少。比如:比别人多的工作量,我却能提早完成并有剩余时间思考其他事情。
事实证明,不是没有时间,而是缺少对自己的要求。
走出舒适区二.喜欢表达
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怎样清楚表达,成了我每天都要思考的一件事。
习惯成为自然,我开始在日常交谈中要求自己清楚表达。每次把事情简洁清楚的表达是我的目标,因此,只要有机会,我都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前害怕在大家面前表达 ,自认为说话没有条理。而现在,因为每天的练习写作 ,让我有了一些进步。从中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三.阅读的收获
每天阅读同一个公众号文章的原因是想清楚、熟悉作者的写作套路,在这基础上能开始模仿学习。
在过去22天的时间里,似乎自己跑偏了最初的目标。没有过多的去思考作者写作的套路,反而在阅读文章中越来越认同作者的价值观,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作者的文章分为三个板块,第一种是职场必读,第二种是个人成长,第三是最新热点。由于每天都要打卡,在没有更新时,我就翻阅过去的文章写写心得与感受。
看似挺简单的事情,但如果能在阅读每一篇推文后都有思考,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是需要用心才能完成的。文章的素材非常广泛,作者总能站在常人想不到的方面去思考问题。
走出舒适区这就像你和别人谈话一样,当别人讲完了,要想好怎么回应对方是一个道理。
每次阅读结束之后,马上在脑海里回想,有什么类似的事情,当时当下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我要写出来。这也让我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留心生活的周遭,开始收集属于自己的素材。
在阅读文章中有机会让自己把过去的成长经历进行整理,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讲自己的故事,感受大有不同,感触颇多。
因此,只要善于收集各种素材,梳理清楚思路。在分享中自然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走出舒适区四.关注自身成长
我惊讶的发现开始愿意“折腾”自己了。过去的动力不够,说明并没有感受到对于成长的需要。
当接触的人与事越来越多的时候,我焦虑了,因为他们总是那么优秀,那么能说会道,自己似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一直在问自己怎么办?经过思考,决定从自身最需要提升的能力学起,在这过程中是吃力的,不说别的,让自己每天坚持做一到两件提升自己的事情,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完成。
体会到了那一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看到别人有多优秀,就能想象他到在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大家认可。
走出舒适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