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续篇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续篇

作者: Knowingisbeing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16:43 被阅读0次

    继10月份观看《他乡的童年》前三期(日本、芬兰、印度)之后,断断续续2个月后才把余下的3期(英国、以色列、中国)看完。

    最后一期是中国,有点失望拍摄城市里没有上海,猜想可能是由于选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的原因 ,上海是近代快速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从来都不以传统文化著称。

    题目虽为他乡的童年,但导演其实选取的是单纯从教育的角度,所以采访的场所多是围绕学校或课堂。在印象中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是包括很多方面的,学校课堂学习是一部分,更多是课后的活动及生活,家庭环境怎么样,课外时间主要是做什么,和邻居的玩伴怎么相处,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我们都有哪些期盼的和讨厌的事情及节日,周围的人对发生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见识和特质。

    相比我们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会更多是围绕学习及适应学校营造的小社会展开的。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看完这几期其实更困惑了。

    纪录片选取的只是一些特定的学校或机构进行的采访,他们对教育的态度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普遍状况,这是看完中国这期才敢得出的结论,因为其他国家的情况不清楚。希望一部纪录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普遍教育情况也是一种奢求,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本身就差异挺大。

    回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只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文化背景下按照预期最有利的方式在教育孩子。

    有限的资源---国家,城市,学校、家庭可提供的教育相关资源;

    文化背景---国家鼓励什么样的教育?人在大环境下需要遵守哪些规范?社会奖励什么样的人才?

    预期最有利---国家、城市、学校、家庭的见识和视野能达到的边界;

    没有衡量标准,因为前提条件千差万别。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意义,在于呈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我们无法去评价哪种更好哪种更劣,只是对我们认识其中某个国家之所以如此多了一些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续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g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