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的小城维罗纳,有一位风华绝代的少女,她没有因岁月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也没有随着年华的流逝而日渐衰老。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的数百万游人来此凭吊,看看她生前曾翘首以待与罗密欧约会的阳台,而不能亲至的人们,会把心里话写在纸上,向这位几个世纪之前的异域知己倾诉。她,不是皇室公主,也不是电影明星,而是莎翁剧作中著名的悲情女主——朱丽叶。
据说,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存放着一部用铁链拴在一张桌子上的著作,人们只能站着阅读。尽管如此,这本书仍被翻烂了。这是一个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凄美爱情故事,也许你未曾读过这本书,但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廉.莎士比亚,一座文艺复兴时期无法逾越的高峰。也许今天的读者无缘感同身受关于文艺复兴的记忆,但我们必须记住这个仅次于上帝的名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在现代人看来与早恋有关的荒诞不经的故事,两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短短5天内就完成了相遇、结婚、初夜、逃亡乃至殉情这一系列事件。他们伟大的爱情生前始终不被各自的家族承认,但却在双双身死后意外促成了两大家族的和解。这种年少的疯狂,也许在很多人心中都曾憧憬过,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完成过。
“你一定要给我写信,每天都写,不,每小时都写,思念你让我度日如年。”这是整部作品中最经典也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然而,却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历来有许多读者对造成这种悲剧背后的原因饶有兴致,我们就此来大致总结一下,也算对后来研读这部戏剧的读者一点小小的福利吧!
一:宿命论
宿命论是莎翁作品中常出现的一种思想。它同样也十分完美地体现在了罗密欧身上。维罗纳贵族少年罗密欧在宴会上与不足14岁的朱丽叶一见钟情,之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击杀了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酿成了爱情与亲情的不解矛盾。此后在流放过程中听闻朱丽叶身死的噩耗,没有进一步探究就匆匆返回,途中还买了速效致命的毒药。恰恰一切非常巧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促进了悲剧的发生。完美的巧合就像一场阴谋,作品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情节都像被安排好的,在命运的掌控下徐徐铺陈,充满了宿命论。
二:中世纪社会制度因素
二人的悲剧可以看作对人性的扼杀。爱情是人的天性,传统的思想观念将这种爱情视为洪水猛兽,中世纪用传统的伦理纲常来彰显文明。新的人文主义精神被暂时压制,此时的爱情只能以悲剧收场。
三:家族矛盾因素
故事一开始就介绍了两大家族的世仇,家族仇恨成为阻碍二人爱情的最大障碍,并且不可化解。就连彼此的仆人都仇视对方,当二人爱情与家族利益相悖时,矛盾即由此而生。而罗密欧由于激愤下杀了朱丽叶的表哥,在两大家族本已根深蒂固的矛盾上再添伤疤。当听到爱人身死,毅然从流放途中逃回,这一举动也无不意味着其对家族的挑衅与抗争。
四:二人自身性格因素
纵观罗密欧在整部作品中的性格,可以套用琼瑶奶奶的一部小说来形容——匆匆太匆匆。罗密欧本有心爱之人罗瑟琳,却在宴会上对朱丽叶一见倾心。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即便身负主角光环也不例外。还是同一个例子,当他在流放途中听闻爱人身故的噩耗,没有经过核实便在返程途中买了速效致死药,这不是沉稳之人应有的表现。性格的急躁加剧了罗密欧的死亡。朱丽叶也一样,她的急是整部作品的导火索。当其无力反抗父亲的指婚时,匆匆求助于修道士劳伦斯,在罗密欧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匆匆喝下假死药。最后当看到爱人身亡时匆匆自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朱丽叶这个人物是有着极大的个性与勇气的,但她的一系列行为却太过焦急。结合以上原因,我们很容易捕捉到造成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此后的几个世纪,他们也成为了后世忠贞爱情的象征。这不只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中世纪黑暗制度下的真实写照。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部新译本的特色。对任何译者来说,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都是一项巨大挑战。伟大的原著,以及在他之前的众多优秀译本,这些都像横在新译者面前的高山,尤其有朱生豪、梁实秋这样的大家珠玉在前。书中注释很详实,多处注释中都罗列了与朱、梁二位译本的比较。此前笔者也曾收藏朱生豪译本,相较而言,笔者手中的傅译本比朱译本的感情色彩更为热烈、奔放许多,朱译本则正如其人,要相对婉约、诗意一些。当然,作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矛盾与冲突是其中最大要素与看点。也许有人读后会说真的很夸张,很多语言都很粗俗,与我们如今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但笔者想说的是,这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伟大的作品成功之处。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是偶然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但必定要高于生活。粗俗也好,高雅也罢,读一部文学作品必然要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时代不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必不能用今人眼光去揣度,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