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相册,翻到了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的一本书。名叫《公主玛琳》,因为觉得好奇,所以随手翻阅,竟有一些值得拍照留存的东西。
封面很好奇现在小孩的睡前故事呢,顺势一翻到某一页,不是故事的开头,也不是结尾,只觉得会唱歌的青蛙也很可爱。 还猜不到结局,但能看出来作者已经开始铺垫故事的寓意了。
中间大致是讲述了,青蛙公主玛琳常常唱歌,得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赞许。后来大家听够了,无人搭理她,除了她,所有人都开始忙碌的储存过冬的物资,玛琳依然在歌唱。
某一天,家园里发生了灾难,所有的青蛙都顺利逃离了,转移了生活物资,没有人顾得上听玛琳的歌声,也没有人注意到她在哪里。灾难过去后的几天,青蛙们回到家园,发现的只是饿死的玛琳。
故事的寓意依然由一位年长的青蛙引出:作为一只青蛙,不擅长捕虫捉害,真的很可悲。
Ending暗黑的 "睡前故事"
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这样的结局,真的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Part1
首先,我没想到故事的结局这么仓促和粗暴,睡前故事不都是平静和温柔的结束吗,比如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小白兔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也变得更加坚强;动物们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争吵过,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等等。
其次,故事的寓意未免太过极端了,在没有引出这样的结尾之前,故事中有一只会唱歌的青蛙公主,满足了小朋友对于可爱动物的期待,听了肯定是喜欢的,听到故事最后公主玛琳被饿死了!(书中带了惊叹号),而原因是因为她太喜欢唱歌了……,小朋友也许会问,妈妈,如果我老唱歌会不会也像玛琳一样饿死呢? 肯定不会的,但怎么去给孩子解释呢?从这点觉得故事有一些极端。
最后,这个故事的出发点就不该是这样的,甚至故事的起名《公主玛琳》,就不太适合,每个小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当故事的主人公被冠上"公主"的头衔,小朋友的心里会首先会对它进行肯定的,因为孩子的心里,公主要和王子在一起,公主和王子都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事物。而最后玛琳却被抛弃,甚至饿死,还被年长的青蛙用来警醒所有的青蛙,会让孩子有混淆感,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要如何擅长一件事,他们知道的仅仅是一只爱唱歌的青蛙饿死了,也没有什么教育意义,我觉得,可能好的寓言故事,是需要能让小朋友自己能听出来些许的寓意,然后再发问的故事。
Part2
说一些自己的理解,通过看这则"寓言",让我感觉有些"害怕",说来巧合,看到这本书也是偶然,我自己本身也爱好唱歌,也曾有机会经常登台演出,也得到很多的赞许和认可。因此,当我看到公主玛琳被饿死的那一部分,瞬间有些不淡定了,第一个念头就是凭什么玛琳要饿死?她做错了什么呢?第二个念头,确实她该死,因为她浪费了她天生的强大生存能力,也许她后天有唱歌的天赋,但她没有发觉她生来就具有捕捉害虫的能力,那么确实该被淘汰。
有了这两个念头,我便又开始"胡思乱想",她为什么会被淘汰,真的只有她自己的原因吗? 答案肯定不是。这个故事里,除了玛琳该反省自己,还有三类该反省的"青蛙"或人。
第一类,亲朋好友和其他赞许她的青蛙。当玛琳发觉自己有唱歌的天赋,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青蛙们常常喜欢听她歌唱,经常赞美她,觉得玛琳为他们的生活带去了欢乐(故事中间有这样的描写),因此玛琳也会开始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得到所有青蛙的关注和喜欢,只有她是特殊的,其它事因此对她来说不再重要了(比如捉害,是所有青蛙都会可以做的事,但唱歌不是。)这其中,这些青蛙从来没有提醒过她,没有给她任何建议,而且最后遇到灾难,不念玛琳曾为大家带去的快乐,抛弃她的也是这些青蛙们。它们该反省下自己的自私;
第二类,玛琳的父母和年长的青蛙。作为故事的重点,年长的青蛙代表着德高望重的人,说出最后那句:作为青蛙,不会捉害,只会唱歌,真是可悲。先不说这真的会影响很多人的判断,作为有话语权的长者,只在故事的最后出现,做了点评和指责,从来没有以长辈的角度给玛琳任何建议和提点,这就是问题的另一个所在了,同理玛琳的父母也是需要从这点反省的(书中甚至没有提到玛琳的父母,小朋友还可能问到这个问题,玛琳饿死了,她爸爸妈妈呢?)。
第三类,这本书的作者和读者。作者的问题综合前面几点,也许可以显而易见到了。读者该反省什么呢,无论是家人中的哪位角色,在看到故事的同时要先自己仔细阅读,当你自己认同这些寓言故事,觉得你的宝贝的认知可以理解的话,就可以选择读给他们听了。当你自己也有些许的异议(也许像我容易"胡思乱想"),可以按你的理解修改下故事的结局,这些故事书能出版成册,肯定有它该有的寓意,但起码让它不要那么仓促和粗暴的结束呢,改一改你觉得不太适合的地方,这也许会同时为你省去很多来自小朋友的问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