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志凌云,有幸与君并辔行。
人生若得遇知己,如花间逢晚照,莫过于是最好的结局。只是相逢,大都不易。
——题记
2017年10月11日,我收到了生平最好的一份礼物。
一份来自《学在东职》编辑部的录用通知,只一份录用通知,就让我一下子遇见了那么多可爱的人,真好。
2017年9月16日,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来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预备在这里开始我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涯。
最初时也同刚入校的新生一起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看那些眼花缭乱的社团宣传单,思量着未来的日子要怎么过,去哪个社团组织,怎么样打发我百无聊赖的大学生涯,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自己幼稚的很。
下了课,闲庭信步在社联招新的摊位前闲逛,每个摊位都是各种花招百出的招新活动引你前来围观咨询,有趣又好玩,却只有一个摊位,贴着几张报纸,摊主等人只安静的看着涌动的人潮,与四周聒噪的气氛截然不同,仿佛他们压根儿不是来招新的,众人娴静,人来人往却也只静静地看着,不“拉客”,也不派发传单,似一种与生俱来的个性,譬如姜太公钓鱼一般,不求碌碌过客,只待愿者上钩。
匆匆瞥过一眼,便永恒记住。
瞧了多时,方才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打招呼,向师姐询问报名详情,面试内容等,时至今日,我依旧佩服自己当初的勇气,不知道哪来的信心,明明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白,居然还有勇气去面试报社最为重要的文编。
你哪来的自信跟勇气,不就仗着自己会写点东西吗?万一人家瞧不上你怎么办,你不是自取其辱吗?自取其辱就自取其辱,反正我试过了不后悔?未收到录用通知时,这些念头反反复复在脑袋里响起,无休无止。
两轮面试下来,我竟选上了,兴奋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没睡着,高兴的忘乎所以。
报社文编的工作不轻松,却也不是很忙,但是很重要,最初的时候,只是每个月校对一次稿子,文编几个人分一下稿子,熬夜校对,次日早晨汇稿,每一个错字,每一个病句都是由我们来修改,同一篇文章一遍一遍的校对修改,生怕有错,更怕少字漏字,恨不得,一字一句读出来校对,以确保无误。
单是把一篇篇的稿子校对好,还远远不够,还要把一篇篇零散的文章图片,变成一张张崭新的报纸呈现到老师同学们面前。
除了我们,几乎没有人知道那些报纸发到手里,之前是什么样子,从那么多篇投稿的文章中选取最好的最合适的,所有人再把选出来的文章一遍遍重复的校对,排版,各种新奇的构思设计,加班熬夜。
《学在东职》的每一份报纸背后都藏着我们报社所有人的心血和付出,有些努力不是你看不见,就可以当作不存在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报社王老师说的他说:“其实我知道很多人拿到这个报纸肯定都不会看它,都直接丢在宿舍,那我为什么还坚持要做它,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有某一个人无聊了,没事干了,他拿起这个报纸读到里面某一篇文章,觉得很好。”
我心底敬佩不忘初心的人,也懂得“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的道理。
我相信有拿到报纸就丢在宿舍的同学,也一定会有认真阅读报纸上每一篇文章的同学,所以每次校稿的时候,为了那位会认真阅读的知音,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校对的时候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严谨力求完美。
2018年5月30日,《学在东职》报社筹划一个多月的第一届“我们的朗读者”活动正式开幕。
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报社的每个人都在忙着筹备“我们的朗读者”活动,课余时间,报社的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帮忙,从设计海报,到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朗读文章的遴选,人员的确定,从往期的所有的报纸面里选择最优秀的文章,最优秀的朗读者,力求最好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是没日没夜的赶工,海报不知道做了多少遍,才完成,文章选来选去,各种校对才确定,朗读者,初选,复赛,朗读者的PPT,现场的灯光,场景布置,文章顺序安排,微信推文,邀请的老师,邀请涵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事无巨细都要安排妥当,活动前一天,王老师带着,在我们在学校的小剧场把整个流程反反复复走了两遍确认无误众人才离开。
活动当天所有人都提前赶到小剧场帮忙布置现场,从墙上的气球,脚下的灯光,舞台的布景,道具,朗读者的稿子,话剧的演员,每一个人都要确保到位,每一个细节都要确定无误。
我到现在还记得,活动开始前一群人躲在幕后忐忑不安的心情,手里捧着演讲稿,拿话筒的手心全是汗,紧张的相互加油打气,奇怪的是等活动正式开始,真正从幕后走到台前,所有的恐惧荡然无存,应对之间没有慌乱,反而越来越稳重,全然没有之前的羞涩和紧张的情绪,更多了一份笃定和底气。
2018年10月17日,我们《学在东职》编辑部也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萌新,一时之间融入了很多的新鲜血液,两轮面试中也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欢乐,层层面试,最后能留下来都是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少年志凌云,江湖荡豪气,有幸与君并辔行,能在最美的时光,遇见志同道合的挚友,相伴走过此生最好的黄金时代是何其幸运啊!
你有文章,我有酒。
此间有笔,你有诗。
《学在东职》 未来可期,愿我们齐心协力,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