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忽觉读书的困惑好多,即使是同类书籍的同题材也感到取舍很难。而且读多了,对书中内容的真假也有些许质疑,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纠结。
昨天读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14章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的时候,心中不禁释然。即使是当下的书籍,都有靠作者凭感觉写出来的,那些上了年代的书又怎能保证就是完全的事实能。何况,书籍本就是作者意志的外显。于是想到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现摘录百度百科内容提醒自己带着思考的脑袋读书,不要变为书呆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拼音: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指《尚书》,后泛指书本)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尚书·武成篇》,记载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一段历史。根据《尚书·武成篇》记载,说到双方战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殷商的都城朝歌以南约三十里的牧野地方展开的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
杵,是古时春米用的木棒。战场上的血,把春杵都漂浮起来了,试想这是多大的伤亡呀!可是孟子却不信这段记载,他说:“血流漂杵的描写是夸张过度、不符事实的。”他认为,伐纣的武王军队,是仁义之师,当时殷人都痛恨纣王,拥护武王,武王怎会滥杀人民呢?而且纣王的军队,当时纷纷起义,武王很快就进入了朝歌,又怎会展开那样激烈的战斗呢?所以《孟子·尽心篇》记着孟子的这么一段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对于《武成》那一篇,所取的不过两三节而已。仁义是无敌于天下的,以仁义之师讨伐最不仁义的暴君,怎会流那么多血,甚至于血流漂杵呢?”
对于书人人称赞,书是人类专有的产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人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最终成为思想化、毫无独立判断能力的失败者,贻害无穷。
“尽信书,不如无书”,提醒人们在读书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书是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并传播信息的媒介,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模板。若是尽信书,一切按照书中所讲去执行,肯定会出问题,如此还不如不读书。因为一本书的思想毕竟会受到作者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局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为人们提供行事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中所写的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人们在读书的同时需要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来甄别和检验。如果完全相信书本上所说,或者是完全依照着书本所说一字不漏地来做,这不仅会使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可能会与人们所做的事背道而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