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量子学派)
熵增主导世界
爱因斯坦说过:“我不知道第3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4次世界大战人们只会用木棒和石头。”
用这句话为2017年开篇有点耸人听闻,但人类一旦变得非理性,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喜欢用“世界潮流,浩浩汤汤……”来自我安慰,好像世界是个“负熵”系统,天然会变得更加有序和美好,这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之后带给人类的总体幻觉。
事实上,在农业文明时代,明代未必比宋代好,中世纪未必比古罗马好。这200多年以来文明的螺旋式上升,是因为近代先贤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虔诚探索,因为理性大哲们的反复教化,因为人文主义者们深度思辨,因为逻辑思考者对真相的追求……时间到了2016年,虽然人类在经济上保持2.4%的进步,但“麦克斯韦妖”已经抛弃我们,熵增开始主导世界。放眼全球,感性倒逼理性,碎片取代线性,情绪压制思考……明天世界是否变得更好,2017,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
1、孤立的“2016”,全球智力的“共同退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坐标系内,2016年将会成为重要节点,川普上台、英国脱欧这两件事将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表层意义上讲,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将“和平与发展+全球化”主题逼到历史墙角。更深层次地讲,人类的情绪化的断点思维开始取代严谨的线性思维,“逆全球化”并不值得担心,因为全球化不可能逆转,思考力退化才是空前灾难,而且很难回调。
以情绪化著称的川普得到美国蓝领、小企业主、白人中下层群体的支持,这些人基本上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失落者,美国精英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处于“沉默多数”工薪阶层却只能蒙受失业煎熬,就将选票给要“修建新长城”的川普。英国脱欧基本上也是一样,处于统治地位的高层考虑到国家利益而吸纳更多移民,但作为普通阶层却要面对移民带来的治安难题,于是将愤怒矛头指向“移民政治”。香港也是标准样板,97回归以来香港四大家族赚取大部分财富,但普通民众感受到的只是内地客涌入带来的种种不便,很多普通人不假思索将情绪发泄到游客个体身上。
并不反对川普当选,否定英国脱欧,谁上谁下是民主政体正常反应,偶尔出现个枭雄或者奇葩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在选举过程里展示出的全民非理性才让人担忧,大多数人看不到背后整个剥削体系,将矛头指向同为底层的移民。这些支持者没有意识到,种种弊端并非因为全球化不好,相反,是因为全球化不够彻底。就像中国很多人将社会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其实问题在于改革不彻底,在触及利益阶层的改革上没有进行到底。倒退回去只能回到野蛮和蒙昧之中,矛头应该指向的是母体的不完善而非否定母体本身。
情绪化是正常反应,但越来越多人接受这样的煽动和蛊惑,也有像欧美这样的高等教育区,只能说明全球智力在“共同退化”,这绝非“全世界可怜虫联合起来”,召唤来的可能是纳粹幽灵。所以更要反复强调理性,所谓理性,就是需要逻辑自洽,在一个互联网时代,“逆全球化”完全不能逻辑自洽,连一双袜子都要大洋对岸供给,孤立世界不可能给个体带来幸福,理性人应该主动去接受“异类”观点,但讨论问题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哥本哈根的量子学说同样惊世骇俗,但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自洽体系,才能最终征服世界。
2、民粹的“2017”,非理性将进一步传染
不仅仅是美国和欧洲,其实全世界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排外主义、孤立主义都已经全面得势,这是冷战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冷战以前也有很多极端政党,但基本上都出现在第三世界,而现在极端力量直接出现在“自由世界”中心地带,法国“国民阵线”、希腊“金色黎明”、瑞士人民党、比利时“佛拉芒利益党”……这些欧洲国家曾经是世界的明灯,而现在也已经被污染。第三世界就更不用说了,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叙利亚的ISIS……
古希腊大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预言,民主制度的最终结局就是民粹政客上台,最后利用社会动荡建立暴君政治,而人们也愿意为了安全而牺牲自由。民粹主义政客会利用矛盾,甚至制造矛盾,把矛头指向想要铲除的群体,希特勒早就将这种套路用过无数遍。欧罗巴大陆的人民只要稍微平心静气反思下,就应该明白抛弃欧元不会让任何欧洲国家变得更加繁荣,限制移民也不会给国内公民带来更多工作。但是,当民粹主义搭上互联网快车,很容易大面积传染。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非理性将会进一步席卷世界。
精英主义者的傲慢让人讨厌,但民粹当道带来的可是战争级别的危险,这两者的博弈一旦不能达到某种纳什均衡,那么帕累托最优就永远无法实现,现在民粹的砝码太重了,还是要回归理性,否则无论精英还是平民,将永远成为被禁锢在困境中的囚徒。
3、中或最赢,仇恨和自大是民粹的肥沃土壤
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再一次证明非理性族群基数庞大,周子瑜事件给蔡英文的助攻,把川普视为无级阶级的美国朋友,对罗尔的集体践踏和唾弃……最典型的案例是朋友圈里转发得最多的“中或最赢”。
“英国脱欧,中国或成最大赢家”“川普当选总统,中国或成最大赢家”“美国放弃TPP,中国或成最大赢家”“OPEC计划拯救油价,中国或成最大赢家”……“中或最赢”这样的标题总能得到大量转发,本质就是民粹主义在后面支撑。在这些人潜意识里,任何一则新闻事件出来,总要有一个输家和赢家,而且赢家还永远是中国,这是一种怎样自傲和自卑心态……“中或最赢”折射出与世界文明的隔膜,以及与世界各国深重的敌意,可谓仇恨和自大并举,当今世界,人类已经是命运共同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零和游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沉湎于臆想中的“最大赢家”自慰、麻醉,是民粹主义的低劣心态,而一个经典的“或”字,又给自己留下了足够退路和无尽余味,小农意识的狡猾还不忘掺杂其中。民粹在中国如此流行,深层次的原因不可细说。从个人角度来讲,还是与所受教育和自我思辨有关,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格,你读的什么样的书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民粹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4、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人类深度思考力一去不返?
如果这一切只是偶发事件,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人类本来就是在跌倒中一次次爬起来,然后积累智慧继续前行,进化论是永远的航灯,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人类不是向上提升而是向下沉沦,已经集体得了互联网“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个体智力、思考力、理性指数已经在往下走,搜索引擎在剥夺我们的记忆能力,移动思维的碎片化在侵蚀5000年积累的线性思维,“娱乐至死”效应在瓦解深度思考能力,信息泡沫化在填充宝贵的想像空间。
也许有人说,近年来人类不是一直在取得更大成就吗?这里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就是互联网积聚引发的“蜂群效应”,一只个体蜜蜂,基本上没有智力,但当它们组建成一个蜂群时,就会爆发出一种整体智力,能制造出巧夺天工的蜂巢。同理,人类因互联网连接而产生整体智力飞跃,将几千年所积累的知识量化生产,从而引来了90年代后全球飞速发展,但这是一种连接后的整体智慧,而人的个体智慧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AI智能就是经典案例,以现在最火的MASTER为例,它是人类数千位顶尖的程序员和工程师的合力杰作,支撑其智慧的是进化算法,连接的是人类大数据,是“蜂群效应”的顶尖杰作,而代表人类个体智力的顶尖围棋国手李世石、柯洁没有任何胜算。
与“蜂群效应”对应的是人类互联网“斯德歌尔摩综合症”,就是一种人质情结,即被害者对罪犯产生依赖,最后反过来歌颂罪犯,这也是人类现在对互联网的态度,随着搜索引擎、iPhone、SNS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海量信息已经在限制人类思考,原创和个性美已经湮灭于WEB1.0记忆深处,信息贩子如“冷笑话精选”之类在社交媒体更易获得粉丝,真正的个性和独特创意,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人类一方面依赖互联网来提升智慧与能力,另一方面却发现互联网让你变得越来越愚昧无知,这是一个被互联网绑架的时代,再智慧的个体也不过是更粗壮的拓扑结点。
这才是时代最让人担忧的真相,我们拥有的生产技术让我们变得浅薄,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向非理性,我们编织的这张网络让我们集体伊斯兰化(极端教义派),“川普上台、英国脱欧”这种事件只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必然延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互联网与我们相处才20年而已,所以非理性时代才刚刚开始!如果人类不警惕这种退化倾向,最终赢得世界的是机器智能,他们的思维才是互联网化的,他们的进化才依赖互联网。
5、拯救理性,回归线性思考
给大脑以留白,远离垃圾信息
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一直在迎合人类阅读取向,泡沫和谣言充斥社交空间。要给思维以空白,人类社会中很多伟大发现都是在空白时发现的。1665~1666年,牛顿被困在母亲家中那一年,无聊到被苹果砸到脑袋(伏尔泰说的),却被称为牛顿奇迹年,研究解决了当时物理学各个重大问题,包括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1905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图书馆当管理员,闲来无聊,结果连续发表了5篇引起科学革命论文,包括著名的相对论。
强化线性思维,控制思想碎片
多读书少刷屏,高强度的线性阅读是人类理性之源,也是人类文明最宝贵财富,与互联网的断点弹出不一样,线性思维本身就在强制大脑思考。印刷时代培养的深度思考的一代人已经在慢慢老去,过渡到互联网时代后,强化线性阅读显得更加重要。
远离娱乐社会新闻,关注科学事件
新闻已经没有真相,娱乐和社会新闻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垃圾制造器,别轻易相信新闻,包括那些门户网站,用自己的逻辑去推导真相,多研究和关注科学事件,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你会有更多收获。
13岁之前让他看更多的书
一旦依赖上互联网,就基本上很难远离,如果你的孩子还小,让他在小的时候尽量多读一些实体书,如果他长大了,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培养他的理性和深度思考能力。
多读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书籍是人类文明最顶尖的财富,可以参考下“量子学派”书单,建议读英文原版。
结语.
> 怀念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
突然怀念1927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5届索尔维会议,那张汇聚了自然科学之脑的“明星照”,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一次大合影,代表着理性思考的巅峰,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领袖的在这次会议上的交战,也点燃了20世纪的科学大辩论,这次会议合影的27人,有17人拿到了诺贝尔奖,包括洛伦兹、居里夫人、普朗克、海森伯、薛定谔、狄拉克、泡利、玻恩、德布罗意……这一个个光耀千古的名字,犹如亘古而立的高峰,让我们这个时代觉得不可企及,难道这是一张空前绝后的照片?
面对2017,毫不掩饰悲观。不过,无论这个时代如何平庸和浮躁,仍然相信会有一些严谨和独立的思想者,他们会跟随先贤的脚步,远离这个情绪化的世界,畅游于深度思考之海,在自然科学的世界里寻觅真知,坚守人类智慧的底线。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少数派,不管是否经受过空间约束、时间消磨以及惯性掣肘,不论是面对商品艳俗、网络甜点、膨化游戏和刷屏洗礼,这些人会给喧闹社会带来清风徐来的冷冽,这就是理性思考者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