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半年家禽H7N9抗原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时段
近日,农业部兽医局发布2017年6月全国动物H7N9流感监测情况。根据农业部兽医局公布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动物H7亚型禽流感血清阳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具有H7亚型禽流感抗体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抗体阳性率于今年6月份的检出率最高,为0.92%。差不多每100只家禽就有1只具有H7亚型禽流感的抗体。

随着下半年全国家禽逐步实现H7亚型禽流感疫苗强制免疫,H7亚型血清阳性率将呈现迅速提升。
H7N9的病原检测结果来看,2016年12月至今年5月阳性检出率明显较其他时间高。今年6月,H7N9病原阳性检出率出现回落,预计与夏季高温,流感病毒感染率下降有关。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人感染H7N9发病数统计分析发现,2016年7月至今年6月,人感染H7N9的发病数量较前一年整体增加。尽管今年6月份仍有35人发生H7N9感染,但人感染数量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步减少的趋势仍未改变。
禽管家:在尚未实行H7疫苗普免之前,家禽中抗体阳性率不断升高,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养殖企业已经给家禽免疫了疫苗,另一方面也提示家禽被H7N9感染的比率也可能在不断上升。
2,赵继勋:升级改造活禽市场比关闭市场更有意义
自2013年开始,本次已经是第5波人感染H7N9疫情了,发病时间、地区均比前几轮有所扩展,7月份依旧有人感染,说明环境中病毒对人的感染并没有停息。据国家卫计委统计,第5波H7N9基本发生在国内的26个省160地市600县1210乡,呈现高度散发,发病人数多为有基础病的老人,农村发病人占48%。但从感染地人口基数来看,H7N9病毒感染人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且并不能人传人。
对家禽业而言,对鸡表现高致病性的毒株在两广、湖南形成流行并向全国传播呈散发感染,全国大部分地区仍以低致病性毒散发为主或呈地方性流行,同时有少量高致病性感染发生。农业部监测家禽H7N9流感病毒抗体和抗原报告显示,各省均发现有H7N9病毒踪迹,全部陷落。
赵继勋教授分析认为,目前农业部发布的原始毒株来源也是2013年鸽源毒株,因此现有的疫苗免疫保护效果应该很不错。只要今年9月底全国范围,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做好家禽,重点是鸡H7N9流感疫苗免疫,第六波人感染发病将明显减少,虽然很难杜绝少数散发病例。
赵继勋教授提出,不能一味的关闭活禽市场,应当考虑活禽市场在消费信心中所起到的作用,一关市场,所带来的是消费信心的崩塌,进而引起多米诺效应,带来整个行业的灾难。破坏容易建设难,堵不如疏,保留市场,改变活禽市场经营方式或许更好。
“让经过检测的好鸡走上市场,让活禽市场有独立的具有良好生物安全的场地和设施,让运输有不被污染的车辆,让活禽市场的销售和购买者分割让每天消毒成为可能,让活禽市场流通起来,让消费者恢复信心,这才是养禽人该做的事,才是自救的良策。”他建议,四个“1”中的一周一消毒是不行的,每天清零每天消毒才可取。
生产端要改善养殖模式,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科学性、自动化是必然之路,这不仅仅是环保、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是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和疾病防控的需要。同时免疫防控的执行越好越早,则变异带来的危险性越小。但赵继勋也希望疫苗防控只是不得已的应急良策,一旦能维持两年的散发就应该回到扑杀的正确路上。
禽管家:堵不如疏,合理改造活禽市场,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检疫管理,既照顾了传统的家禽养殖经营户,也更符合目前消费者的需求。
3,解密京东“跑步鸡”,据说有比“品牌”更重要的东西
源起:刘强东的农民情怀
提到京东扶贫,就不能不提到2016年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衡水武邑县率先落地的“跑步鸡”项目。第一个项目之所以选择养鸡,一是因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鸡肉较多,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鸡肉均来自于速成鸡,健康状况堪忧。二则是因为京东总裁刘强东的农民情怀。

王笑松介绍,刘强东自小在农村长大,因此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切实帮助农民,改变农民的生活状况,“让贫困户去养殖,让贫困户多了一些收入,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好一点,同时老百姓可以买到更健康的,放心的鸡肉。”
对于河北省武邑县来说,能够承接京东的“跑步鸡”项目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武邑县拥有30万亩天然林地,且以沙质土壤为主,这在王笑松看来正是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沙土非常干燥,不容易滋生细菌,对鸡的健康有好处,我也去过现场,非常干净,完全不像一般的养鸡场,感觉就像是到了旅游区一样。”此外,再加上武邑县政府的大力配合,促成了“跑步鸡”项目的落地。
而在鸡苗品种的选择上,王笑松介绍,他和团队所选用的“太行柴鸡”,是唯一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的柴鸡品种。“我们每只鸡苗大概是十块钱,真的是花的血本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做这些事情就要尽可能对消费者负责任,对我们的用户负责任,我们肯定是要做最好。”
养殖:科学方法提升产品品质
电商养殖因为缺乏成功借鉴的先例,因此在前期推广上也遇到了一定难题。为了打消农户的疑虑,王笑松和他的“跑步鸡”团队采用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并且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给予指导,从而进行风险控制。
在对“跑步鸡”项目进行推广合作时,项目组的工作人员甚至长期驻扎在武邑县,与当地村民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基本上那个镇子上村民跟他们特别亲切,很熟,大家见了面就会打招呼。”在王笑松看来,他的团队不仅仅把“跑步鸡”项目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更是看作一项事业,用心和农民打成一片,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qgj.huaqinwang.com
此外,优良的养殖环境也为“跑步鸡”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由于“跑步鸡”的养殖密度低,平均每亩林地饲养不超过八十只,用王笑松的话说,“真的是比人的居住条件要好得多。”再加上品种优良,因此能够拥有比较可观的出栏率。
有趣的是,由于第一批三千多只“跑步鸡”太过于“活泼好动”,因此给最后的捕捉工作造成了小小的“麻烦”,“我们十几个人,将近二十个人抓了一宿,最后还剩下八百多只鸡,因为那个鸡都在树上,特别难找,特别难抓。我们只能到了第二天,加钱雇人抓鸡,鸡才抓完。”
口碑:好产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鸡养好了,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便成了“跑步鸡”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在养殖的过程中,“跑步鸡”团队用上了不少“黑科技”,让产品的质量看得见。王笑松告诉记者,每只“跑步鸡”都有一个专属的运动脚环,来记录每天的步数,“我们专门做过测试,一只鸡一天之内甚至能跑一万步,运动量确实很大。”
此外,搭建完善的监控系统,京东生鲜将上线“千里眼”项目,未来可以让消费者全天24小时实时查看跑步鸡的养殖、加工与运输情况。王笑松和他的团队还在积极推动产品“溯源体系”的建立,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产品的养殖、种植、屠宰与加工情况,“比如水果,我们现在会精确到它有没有打药,如果有,会精确到什么时候打的,打的是什么品种,打了多少,就是让消费者对整个产品更加了解。”
王笑松坦言,农产品及生鲜是一个“慢活”,需要耐心和恒心,持续不断才有可能见成效,并且,通过进行权威的检验,以及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也能在消费者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口碑,“我们做生鲜会坚持不懈,我们也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我们的产品,认可我们这个品牌。”
发展:打造可持续的体系才是核心
在“跑步鸡”项目运营的一年多时间中,上线销售的三批“跑步鸡”均销售一空,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这也让王笑松萌生了扩大规模的想法。在“跑步鸡”项目上,除了原有的武邑县养殖基地外,京东生鲜今年还会在江苏宿迁新建规模为1—2万只的养殖基地。
除了养鸡之外,王笑松也把眼光投向了其他禽畜产品,从而扩大产业扶贫的规模。2017年,京东生鲜分别在江苏泗洪与河北阜平推出了游水鸭和飞翔鸽项目,不仅如此,京东生鲜希望能够打造出一套完整健康的可持续的扶贫模式,根据王笑松的规划,“未来围绕‘吃’这个角度,像猪、牛、羊、蔬菜、水果等一些主要品类我们都要有。”
除了具体的农产品生产之外,打造一套业界领先的行业标准与品控体系也是京东生鲜所追求的目标。王笑松认为比品牌更重要的是标准,通过流程把控等技术手段,建立起严格的养殖生产模式与质量监督体系,才是这个项目得以持续的基础与保障。
在王笑松看来,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经济效益那么简单,更在于给上游的合作伙伴和下游的顾客创造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本身才是有价值的,“做跑步鸡这件事情,我们给贫困户创造价值,我们给当地政府也带来很好的投资项目,同时也能够让顾客买到,吃到更加健康的,安全的,放心的产品,我觉得这件事情最终一定会成功。”。
禽管家:传统养殖业有“外行”突然闯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角度。是不是觉得他们的“脑洞”和你的不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