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均每天刷微信4小时!如何避免刷社交软件,在“上瘾时代”保持掌控

人均每天刷微信4小时!如何避免刷社交软件,在“上瘾时代”保持掌控

作者: 发愤的草莓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08:27 被阅读0次

    原创:发愤的草莓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每天平均超过4个小时!

    想想你是不是?

    “没有啊,哪有这么多整块时间投进去”。

    这就对了,平均超过4个小时是指“想起来就摸一下手机”的零碎时间总和。

    从起床开始,上班路上,工作期间,下班聚会,甚至是蹲茅坑,各种社交软件刷个不停。

    image

    看着,像是它填充了我们的碎片时间,却不知,正是它把我们的时间切成碎片。

    《掌控》这本书里提到,成年人和青少年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150次以上,相当于除去睡眠时间平均每6-7分钟查看手机一次,

    查看手机时,通常都是在用社交软件。所以,现在想要静下心读书工作,最大的敌人是社交软件。

    工作群、朋友群、培训班群、还有小孩的学校班级群……加上微信朋友圈信息,多得要爆炸。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的,“那个小红点不断地在刺激着神经,令人上瘾,欲罢不能。”

    01

    天天喊“我没时间”,可是这些从社交软件中流走的,不是时间吗?

    倘若1天4个小时,一年积累下来相当于1460小时,整整60天!而这60天的浪费,正是在指尖无意点击中流失的。

    消耗时间是一回事,造成****注意力转移,对生活的影响更大。

    曾经,英国的高速公路旁竖起许多“维多莉亚的秘密女性内衣”的看板,导致司机注意力转移,当时高速公路事故频传。

    此起彼伏的铃声,频繁地回应信息,会霸占大脑内存,让你的注意力极易飘移,无法全力以赴、全情贯注完成任务。

    好像你开车,刚刚踩下油门,又猛地踩下刹车,来来回回,坐得不舒服。

    要知道,被一阵社交软件的通知声打断,想回复到原先的专注状态,至少需要15分钟。

    难****怪,很多人常常只想回条信息,不经意间却刷****完了整个朋友圈。

    沉迷于社交媒体,还会让人极易焦虑。

    image

    以前,一则新闻来到眼前少说一两小时;现在,人人都能当“记者”,哪里有什么消息,不用1秒就被你获悉。

    世界比你想象的安全。

    然而,铺天盖地夺人眼球的信息,让你被各种光怪陆离的新闻带走。

    时常会绷紧心弦焦虑不堪,担心中彩遇上天灾人祸、谋杀纵火、恐怖主义。

    除了新闻,朋友圈各类晒图,也会让人喘不过气。

    “这家伙怎么现在混得比我好?”

    “这娃比我家的牛那么多!”

    “再这么下去,不行啊”。

    群体性焦虑如海啸一般席卷。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电子产品前度过1小时,用传统方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减少将近30分钟。

    人们的社交技巧因此变得笨拙不堪,导致出现了大脑的退化,经常会曲解甚至忽略微妙的那些非语言信息。”

    每个人随时在线,深入和自己内心对话的时间少了,更徒增焦虑。

    02

    有位学员曾经和我说,她每天晚上熬夜刷微信,玩到老公很生气,说要跟她离婚。

    即使是这样,她还是停不下来。

    社交软件上瘾,就像很多人沉迷游戏,玩的时候特别爽,之后又很空虚,然而下次还会继续 玩。

    明明知道该改,却又改不掉?

    当刷微信变成一种强迫症,像一道程序植入体内,时不时惦记着“微信上有没有人在找我”,总是不自觉地掏出手机。

    它还有个专有名字,叫“社交媒体依赖症”,英文叫Socail Media Addiction.

    用addiction这个词,说明它更像一种瘾。上瘾了,习惯了,真会忘记需要改变,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重复刺激的“无意识行为”。

    image

    要扭转这种情况,首先要想明白,刷社交软件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价值?

    有人说,不用追求什么价值,就是愉悦罢了。

    殊不知,愉悦还分两类****。一种是主动型愉悦。

    比如,创作一件作品,绘制一幅画,是主动创造价值。长时间投入地、不受干扰地做一件事,愉悦的持续时间更长。

    另一种是被动型愉悦,看着是在享受别人的产品,其实是被别人设计的程序带着走。一结束常常伴随着空虚感。

    刷社交软件上的热点,正是如此。

    除非是网络运营、客服、销售人员,对普通人来讲,自不必分分钟盯着屏幕不放。

    再换个角度想想,你的每一次好奇心的点击,还是广告商眼中流量,不可惜吗?

    想明白了,先在思想上立一种屏障,决定我要改变。

    03

    态度清晰,还要有落地见效的开始。

    第一,敢于迈出步子。

    image

    想要改变,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是你得先体验到其中的好处,往后的持续性就更强。

    有点像“薯片效应”,当你拆开一包薯片,拿出了第一片,通常很难停下来,会有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这样吃下去,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去除静摩擦力”的开始。起步很重要,前提是你愿意去试一下,相信“我可以做得到”。

    哪怕在一天的开始,先告诉自己,我节制玩微信的时间,感受一下整天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同。告诉自己,我相信能控制好微信的使用时间。

    而不是还没开始就说:“哦,对不起,我做不到,我真的没办法......”那你是“自我设限”了。

    有了信念,再来谈方法。

    第二,去除提醒声音。

    我会把社交软件上的提醒声音去掉。

    如果你觉得不方便,不去掉也行。但要想想,每一次声音打断你的思绪好,还是等到你想找谁才打开微信好?

    有的牛人老师,连手机来电铃声都设静音。只有当他想找谁时,才会打回去,看到重要的人,他才会回复。

    这当中,流露着对自己时间掌控的满满自信心

    第三,设置放松时间。

    image

    有人说,去掉社交软件的声音太反人性,受不了,毕竟很多朋友在上面,偶尔还会上去个点赞之交。

    那,怎么样既能用到微信,又不会影响生活的状态?

    我的方法是定时开微信,给它取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做“****一日三餐制****”

    ——尽量每天固定三个时间段打开微信,一次性处理完各种回复和朋友圈点赞的事情,实现信息的批量处理。

    哪三个时间段呢?通常是精力比较弱的时候,用来刷刷手机,不会觉得可惜。

    比方说,中午看完书以后,下午下班从楼上走到车库的时候,还有晚上吃完晚饭的时候。

    如果对方真有急事的话,大多会打你的手机。

    后来才知道,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脱不花老师,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保持高效工作呢。

    设定了“一日三餐”刷微信的制度,可是自己有经常要联系的客户和朋友怎么办?

    这个方法好解决,只要把这个重要人物的头像设添加到桌面就好了。

    直接从桌面点他的头像,进入与他的对话框,你就不会被其他的红点点吸引走。

    每次点开头像,发信息过去,然后直接把微信关闭。绝对不要干其他多余的动作,绝对不要~

    第四,设定盾牌时间。

    有一个小小的体验:

    如果我从早上起床后,不小心拿起手机刷刷这个,点点那个,随着热点新闻走,八成这一天就废了。想要再提起精神,找回“深度工作”的状态很难很难。

    如果一大早能挺住微信的诱惑,白天办事的精力更饱满。

    所以,我建议设定你的盾牌时间。

    比如要求早上10点前不许摸社交软件,像立个防火墙那样远离社交软件。

    当然了,刚开始执行这个做法,会感觉到有点难受,不习惯,心里总是痒痒的。

    那么,在专注工作开始的时候,不妨把手机倒扣在桌子上,甚至把它放到抽屉里,远离视线,眼不见为净。

    最好能配合倒计时器。当你看到计时器的时间流走,那是生命在慢慢减少,还不抓紧时间做好手头这件事吗?

    嗯,干活啦,少年!

    第五,主动提供选项。

    image

    2007-2011年,美国经济走过了一段特别艰难的路,经济萎靡不振,慈善捐款也大幅减少。

    而一个名为“聪明宠物慈善机构”的非营利性组织,收到的个人捐款还飙升了85%。

    原来,这个组织和一家宠物产品零售商有密切的联系。

    在零售店的结账处付款时,收银台的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弹窗,上面显示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否为无家可归的宠物捐款?”

    给出选项,就能提升行动的动力。

    玩手机前,不妨先问自己这次能否控制,从而唤醒自己用来思考的大脑部位,而不是跟着直觉走。这个办法,叫“主动提供选项”。

    可以准备一张表格,上面每个空格填写一个日期。

    每次手痒痒,想去玩手机的时候,确实忍不住了,那可以打开来刷刷微信,但请在对应日期的格子里打一个叉。

    如果想要拿起来刷时,能忍住,那就在对应日期的格子里打一个勾。

    一天下来,可以数一下自己有多少个叉多少个勾,慢慢的,那些格子里的叉与勾的数量会有所变化,勾得越来越多,叉得越来越少。

    第六,满足真实需求。

    总是想“刷刷刷”,很大程度是我们更深层的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家创业公司的总裁莎拉.派克认为,这些需求可以归纳为3点:

    与人互动、获取新知、缓解疲劳。

    image

    所以,与其总在禁止、克制随意刷微信的坏习惯,不如找到其他习惯去替代他。

    比如,想要与人互动,可以打电话给朋友聊几句,或者参加面对面的线下活动,交流更深。

    想要获取新知,可以换用其它更高质量的知识软件。

    想要缓解疲劳,不如站起来伸伸懒腰,举个哑铃,或者换个环境走一走。

    正如《哈佛商业评论》说:用好习惯去代替坏习惯,比拼尽全力去改掉坏习惯,要容易得多。

    社交软件从诞生之处,是为大家服务,为千千万万人瞬间联系彼此提供便利。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如果你不加控制“上瘾”症,一天之中的很多时间在上面消耗光了。

    有多少人可以远离网络,以舒缓的心情迎接旭日初升?

    有多少人可以关掉微信,与爱人享用一顿烛光晚餐?

    有多少人可以放下手机,在睡前手捧一本好书入眠?

    如果生活和手机之间没有一个适度的区隔,两者会变成一锅粥。

    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自如地享受社交软件的红利,优雅度过每一天的当下。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均每天刷微信4小时!如何避免刷社交软件,在“上瘾时代”保持掌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s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