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词当推苏柳之词了。苏轼为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而柳永之词则为婉约派代表。柳永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他虽是才华横溢想在朝廷上一展拳脚,然而却又留恋花间柳巷放荡不羁。以致于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这中间不能不提到他在科举应试之前那时候的柳词已是小有名气了。青楼歌妓们常说“相比皇帝的垂帘,更愿得到柳永的青睐”。
柳词虽好,但皇帝不喜欢,评为“艳词”,第一次应试就名落孙山。傲气的柳永又气愤填词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这一词是真的惹恼了皇帝老儿,在次年应试及第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后又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自此柳永便游山玩水辗转于花间柳巷青楼,每每词中皆是羁旅行役情爱之作。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柳永在仕途上不得志但在柳词上却走上了辉煌。他把所有精力投于词作之上。
在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正所谓“成也柳词,败也柳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