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2-01

2020-02-01

作者: 卓越一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21:39 被阅读0次

    1.第三章“设计课程”,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复习

    1.什么是课程,怎样才能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佐藤学先生明确指出,所谓课程,一言以弊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它是学习的轨迹,是学习的履历。刨根问底,学习和经验又是什么呢?所谓学习,就是与教育内容的对话,通过认识的实践、交往的实践和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经验,在哲学上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佐藤先生追求的创造课程就是打破传统的课程,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加以组织的,是以“教室实践”为中心的,同时进行“设计”、“反思和评价”的课程。但目前“创造课程”没有进展,最大的原因就是课程的概念被误解,误认为课程就是“目标”和“计划”。由以上几个概念得知,课程,它不是制定“目标”和“概念”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不是在办公室或教研室里研发的,而是在教室里慢慢创造出来的。总之,课程不是脱离实践写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目前,我们的传统课程是积极打造“教的课程”,组织得十分细致、周密、有计划,而与此相反“学的课程”的设计却十分薄弱,这也是创造性课程难以实施的原因。创造以学的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就是把与对象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为单元而加以组织。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不论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的,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索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2.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阶梯型课程是单一的,登山型课程是丰富多样的方式;阶梯型”的课程强调的是重结论的教学,而“登山型”的课程不仅重视结论,而且强调过程。阶梯型课程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组织教学,而在登山型课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登山伙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两者本质的区别体现在价值观的不同追求上。在“阶梯型”课程中,追求的目标的达成即知识的获得,而“登山型”课程中,到达顶峰虽是目标,但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体验登山的快乐、分享登山的经验。显然,“阶梯型”的课程是重视结果的教学,而“登山型”的课程不仅重视结论,而且强调过程,这过程中有交往、有三重对话、有经验分享,而这过程从根本意义上已经大大超过获得知识的结果。

    “阶梯型”课程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位组织单元,而“登山型”课程则以“主题—经验—表达”为单位组织单元。在“阶梯型”课程中,目标的达成被视为价值。在“登山型”课程中,达到顶峰是目标,但其价值在于登山本身的体验及其快乐。“登山型”课程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3.佐藤学要强调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差异是什么?任何学习都带有综合性,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区分呢?

          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差异是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而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为核心,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是两种把学习组织成单元的不同模式。两者之间的不同,并不在学习形态方面。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

          佐藤学认为综合学习是一种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正是因为答案的不确定性,才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才会让学生能更加自由的进行研究,让会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综合学习,那他会成为学科学习那样的学习,反之,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学科学习,他也会成为综合学习那样的学习。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目光细致地看到每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教师能否关注其发展,并予以爱护和帮助。综合学习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与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的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他们自己要勤奋学习。

            一是强调二者互为补充,不可割裂。综合学习以学科学习为基础,综合实践离不开学科知识做支撑,运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综合学习为学科知识运用提供平台,更好做到学以致用,将知识与生活、生命打通。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为进一步学科学习提供了帮助,促进更好地开展学科学习。二是相互独立,各有千秋,不可替代。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当前学校教育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主要靠学科学习。系统知识的掌握,主要靠学科学习。综合学习更贴近生活,更满足需要,二者缺一不可。三是综合学习十分重要,而在日本当下却对综合学习混乱重重,进行澄清十分必要。

    4.如何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勤奋好学。教学中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单一结构向综合结构转变,能不断更新和拓宽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和文化,有一双发现教育资源的眼睛 。第三,教师必须愿意与学生共同愉快的学习,有能基于“事实”进行“探究”的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开阔眼界需求,不断追求进步。第四,老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单一结构向综合结构转变,能不断更新和拓宽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

    每个老师的性格和教学方式不一样,针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愉快地学习呢?作为老师,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善于倾听学生,做一个懂学生的老师,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只有真正的爱学生,尊重学生,从了解研究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和兴趣为目的,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坚持这样做下去,才会出现奇迹。

    5.怎样打破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搞好综合学习?

            教师应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教师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一定要在交往中学习。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今后的社会中,从异质的他人那里学习的能力是最重要。学习: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学的繁体字:学字的上部,其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x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x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学”字上部的结构,这一字体显示了对以儿童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能出发和支持这一关系的教学的人就是教师。

            把学生置于“学”的立场,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在进行集体性的思考或探究活动时,能看清、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是怎样通过哪些活动而与其他学生相互作用的,哪些教材的内容在活动中得以深化并正在发展,都应该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要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应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这样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我们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做到有教无类,相互学习的教室只能从相互尊重差异的教室当中产生出来。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开展“自主的、主动”的学习活动。

            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为了还原到“自主性”、“自我解决上丢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学生组织到其个人无法进行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这些美丽辞藻的背后,隐藏着教师无责任心的一面,要说这是一种欺骗也不为过。要搞好综合学习,对主题及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设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搞好综合学习 对主题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行是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设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

          再好的教法,再好的学法都由最基本的学情决定的,所以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轻视目标,重视过程,简化形式,优化结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2-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z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