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三首漫谈
中国的学生都要陶渊明的诗文,不管过去多少年都知道有个与世隔绝风光优美民风淳朴的桃花源,都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自得。我上学时老师说这是重点必须会背诵,我做了老师后更是反复强调必须背诵,还要一个个检查。
陶渊明被中国隐逸人物的代表是山水诗的开创者,或许我们会以为陶渊明过着以为隐陈于山水之间,逍遥自在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另一个山水是人王维的生活确实是实不错,但陶渊明的生活确是艰辛的,从他的诗直接的反应了他的生活。“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父亲早逝少年家贫,年老会生活不如意经常无米下锅要挨饿。在《乞食》中写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样悠然自得。然而陶渊明终究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没有选择待遇优渥的仕途。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对当时的时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思想做出全面的了解。本文只从饮酒组诗中的三首来看陶渊明的思考。
人生天地间,都逃不过盛衰,善恶,是非,这三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取舍,从而走出不同的路。陶渊明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且遵从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
b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人生的兴盛衰败并没有固定的所在,而相互替换。犹如人间冬侯夏相互代谢,人道也是如此。通达之人了解了宇宙、自然、人世之间的盛衰、祸福、进退、得丧、彼此更谢的大道理,对此不再怀疑。邵平本为秦朝的东陵侯,汉代秦后在长安城东种瓜。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也是达人的一个对人世的得失兴衰不再困惑,不再刻意追求人世的荣华富贵,那只是过眼烟云,且不长在。他的一生有五次出来做官,但每次时间都不长,有时是因为“亲老家贫”,有时是看到天下大乱,想出来做些事,实现士人达则兼兼济天下的理想,他并不是一来就想隐居田园的。他在诗中歌咏过刑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歌咏过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也写过自己“少时壮且里,扶剑独行游”。龚自珍曾评价过陶渊明“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梁甫”是指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好吟唱一首诗《梁甫吟》,“骚”是指屈原的《离骚》,龚自珍认为陶渊明也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也想又一番作为。鲁迅评价陶渊明时说,陶渊明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可他最终选择了“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时难免饥寒交迫。这与他的两个上司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是桓玄,一个是刘裕。隆安三年孙恩在会稽起兵叛乱,江州刺史桓玄带兵讨平孙恩,陶渊明就到桓玄手下做官。桓玄讨平孙恩后,势力做大又生了生出野心自己要皇帝,打下京城建康俘虏了皇帝。那时陶渊明已不再给桓玄做事。桓玄作乱,刘裕就做起了救世主,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就到刘裕手下做参军。刘裕打败桓玄,又做起了桓玄做过的事,自己要当桓帝,只是刘裕成功了,杀掉皇帝,自己坐上了龙椅建立了刘宋王朝。这两次经历对陶渊明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他认识到了当权者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人,他的兼济天下的理想也彻底破灭了。从而“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这酒是偶尔别人送的。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这首诗思考的是善恶,每个人都知道一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易传》中写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老子》也说“天道无亲,长与善人”。但是我们翻开史书,考究我们所处的社会,真的如此吗?伯夷叔齐孤竹二君子,二子让国,不食周粟,最后饿死首阳山。荣启其是春秋时人孔子曾践踏在郊野“鹿裘带素,鼓琴而歌”,鹿裘在那时是贫贱之人才穿的衣服,《孟子》中写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帛是丝绸,那时丝绸的衣服才是更好的,古人敬老,老人的衣食都是更好的。荣启期九十以绳索为衣带可见他晚年生活窘迫,何况年轻的时候呢?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并说过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而说过“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能被孔子用好学、贤、仁,夸赞的人却早逝。《史记》记载盗跖每天都要杀无辜之人,更为残忍的是要把人的内脏挖出来吃,竟以寿终。如果这样的“善恶有报”这句话确实有问题,但是如不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这样说呢?难道是一句欺骗世人的空言吗?“固穷”是孔子的话,孔子和学生在陈蔡之间被陈蔡两国围困,困了粮食。于是子路愤愤不平的问孔子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孔子回答到“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斯滥矣”,君子不得志,陷入绝境之时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节操、理想信念,而小人则会无所不用其极,胡作非为,不断突破做人的底线。陶渊明曾自己说“少时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儒家塑造了他的人生观。虽然后来他也接触了佛教,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比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这句诗反应的就是佛教的空观思想,而且他和白莲社的慧远有着深厚的友谊,但当慧远邀请他加入白莲教时他还是拒绝了。“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如果没有历史上那些能固守自己原则、有着自己持守的人,我们的历史是不是太黑暗了呢?百世当谁传?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行止,就是进退之意,也就是有所谓为,有所不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如“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大学》中也记载“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进与退,有为还是无为,这对古代士人是一个重大的抉择,毕竟他们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其中的对错谁又说得清呢。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也不是有朋友劝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吗?他也说过“但恨邻糜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身边的家人也不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是非这个问题庄子在《齐物论》中有着精彩的论述:“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彼是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非哉?”,儒家、墨家、道家,都有这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判断,但有谁能谁得清,谁是真的对真的错,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既然这个问题谁都说不清,普通人怎么做出自己的判断呢?“雷同共毁誉”,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都认为错的就是错的。他们就放弃了自己的思考,也许本就没有能力思考这些问题,就只能人云亦云。陶渊明可是绝不会这样,不管周围的人怎样劝解,陶渊明依然坚持自己内心的判断。
“三季”是指夏、商、周三代,三代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但是“达士”真正有智慧的不同流俗的人不会这样。陶渊明也是达士,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他绝不会所从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愚人,他要学习黄绮。黄绮,秦末大乱和朋友一起隐居到商山。从而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反。
兮木2019,1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