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界上,从气而来,气散而归,回到天地之间,生命就是如此简单。
你把握住中间这段时间,从身到心再到精神层次跟“道”的结合,让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喜悦,都有快乐,这就是庄子的真正用意。
让我们走进道家庄子的世界去体悟其脱俗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012fa5b1bb8ea59f.jpeg)
【原文】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庄子杂篇·则阳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5df408c3aadd7244.jpeg)
【解释】
圣人通达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种种纠纷,周全了解万物混统一体的状态。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流露于自然本性。
为回返真性而效法自然,人们才称之为圣人。而时常忧心于谋略和智巧上,便难以持久,时而有所终止那又能怎样呢。
生而美丽的人是因为别人给他作为的镜子来鉴定,若没人告诉他美与丑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美呢。
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闻又好像没听见,其欣喜也从未终止之时,人们的好感也不会因此终止,这就是出于自然的本性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c5947b44d3f77238.jpeg)
圣人知道抚爱百姓,是因为人们赋予了他相应之名,如果人们不相告,那就不知道他爱人民的事迹,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闻,又好像没听闻过。其爱民从未停止之时,人们安于他的爱也就处之泰然,这就是出于自然的本性啊!
当看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时,内心是十分喜悦的,哪怕是丘陵草木掩盖了十之八九,人们的心里还是十分喜悦的,更何况亲眼所见呢?就像数丈高台赫然挺立在人们的面前,让人崇敬、仰慕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a1c4a3849bc5ef55.jpeg)
【论析】
第二段文字十分优美其强调三次“性也”回归本性,找回本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抛下那种虚荣好胜心,把知识化为智慧,得到通权达变的能力,不把此当作是优点。很多人只看别人具备我所拥有的优点,却看不出我所没有的优点。
当你拥有什么优点时,就会具备此优点所带来的烦恼。于其拥有优点不如扔掉所谓的“优点”。当有了优点就会轻视别人,也使自己懈怠,因而不知自己为何不被重任,从而只看他人的缺点,嫉妒是好人变坏人最直接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94faff0a4f2b29fa.jpeg)
学习圣人之胸襟,让每个人回到本真,不刻意做事、不标榜、不搅乱本性的行为,才能深入人心!没有人告诉你美,便无法做出比较。
没有人赞许你或者赋予你名称。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始终保持着本性本真,永远怀着喜悦的心做着喜欢的觉得顺心舒服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