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加油,打工人

加油,打工人

作者: 和光不同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12:44 被阅读0次
赶路的打工人

午饭后回单位的路上,看到一行五个打工人。他们几乎一模一样的行李包裹,每人一个黄色的蛇皮袋,一个塑料桶。要么头顶,要么肩扛,很吃力的样子。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部表情,但是应该可以猜得出是他们的包裹很重,是打算长期干的。也许他们是从同一个村子出来务工的,已经联系好了工地。经过一段不断的旅途跋涉,即将到达目的地。

正在等红绿灯的打工人

看到他们,我不自觉地想起了我第一次打工经历竟然已经过了21年了。

2000年,我初中毕业,那年我周岁16。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跟着同村人出去打工了。第一次打工毕竟有点害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得消工地的苦。

打工的地址就在郑州,具体是哪个区域,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其实当时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一起去打工的大部分都是已经成家的成年人,按街坊辈,我得叫他们叔叔。

同行的叔叔们告诉司机师傅我们要下车的地方。售票员是个女的,在车上喊:“那几个打工的,在前边下吧!快到了。”

当时我并没有反映过来。同行的村民兼工友提醒我该下车了。我才知道售票员口中的“打工的”就是指我们,当然包括我。

一个刚从初中校门出来的人,怎么也不能把学生与“打工的”联系起来。也许当时还放不下面子。我一个优秀的初中生,怎么可能一下子沦为打工人?

我当时在我们初三全年级前几名,长期稳居。而且最厉害的一次全年级考试,我一个人包揽了总成绩第一名,另加四个单科第一。就是现在所说的拿奖拿到手软的人。

所以,我内心当时还不承认自己是“打工的”。

转眼间,21年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我读了一所非常不错的本科院校。目前我已经在郑州定居,有了自己的家庭。还不能说完全扎下根,但是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保障了。

每每想起那段历史,总是不免感叹: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点改变都要经历都由无数滴汗水积淀。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打工的”这个叫法。现在网上都说是“打工人”。我仍然是一名打工人,和他们一样。只是打工的“工地”不一样。

我始终想信政治老师那句话:“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我们在哪里打工,我们有同样的目的——幸福生活。我们都走在奋斗的路上,我想对我和其他打工人说一句:加油,打工人。

相关文章

  • 加油

    加油,打工人!

  • 复出

    回归,加油,打工人!

  • 渴慕的清秋微凉06

    爸爸说:“你加油看书,我加油挣钱。”爸爸今天早上给我打视频电话了,他在外地打工,他原本是一名装修工人,自去年就成了...

  • 加油,打工人

    木棉,忽然想给你写一封信,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就以这种方式吧,就像你在我身边一样。 今天又给你打了很久的长途电话,每...

  • 加油,打工人!

    据说格力铁娘子董大姐开始转型在阿里国际站做新外贸,看到这个消息,其实这个按照董明珠的风格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格力的眼...

  • 加油,打工人!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 “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七八个闹钟起不来。早安,打工...

  • 加油!打工人!

    最近时常失眠,脑子里的想法很多,但却没有能力去实现,所以越来越焦虑,因为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我时常在想,...

  • 加油,打工人

    加油吧,打工人。 哦,不,我还不是打工人。打工人是有工资的…… 我是一个打工人预备军,也就是实习生。 每天过着打工...

  • 加油,打工人!

    周二周四晚上下班回来都遇到了外卖小哥,一次是美团,一次应该是饿了吗,九点半多的时候,我以为小镇上都已经夜深人静了,...

  • 加油,打工人

    午饭后回单位的路上,看到一行五个打工人。他们几乎一模一样的行李包裹,每人一个黄色的蛇皮袋,一个塑料桶。要么头顶,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油,打工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il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