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的“情境”包括各种关系,比“关系”较具体,他要求在戏剧里反映家庭关系,再加上职业关系和友敌关系等等,形成新型市民剧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情境”。
在《画论》里,“关系”明确化为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狄德罗谈到画家的基本的素描功夫就要从显示这种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入手。
……如果某一小部分失常,全身各部分的形状就都要受影响。例如一个早年失明的女子,不仅眼巢和眉睫都变了形,就连肩膀颈项和咽喉也和常人的不一样,画家就要认识到事物的这种因果关系,“按照他们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来。模仿愈周全,愈符合因果关系,也就愈能使人满意。”他还要求画家在“形体的外表结构上显示出年龄,习惯或实现日常功能的本领”。这就是说从身体结构上不但要看出画的是一个老年或青年,还要见出他是一个文明人或野蛮人,军人或搬运夫,这就是着重形体与社会情境的联系了,关系要在“情境”中才能见出。
从现实主义的观点出发,狄德罗认为,要通过揭示情境,关系或事物的内在联系,文艺才能逼真;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就要通过思索。所以狄德罗虽然强调情感,却也认识到理智的重要性。它要求艺术家既要有热情,又要有冷静的回味和思索,不能单凭心血来潮去创作。这正符合中国的“痛定思痛”一句经验之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