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是如何进步的?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William Perry 提出大学生成长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一开始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dualism);
接下来是认识到视角诸多的多元论(multiplicity);
再接下来是依据情境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
最后是认清多种可能后的选择与承诺(commitment)
由此可见,对于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来说,有可能他们的认知能力就停留在二元论这里了吧?其实对于很多人的整个人生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多少人活了一辈子,却始终走不出二元论这个阶段。
什么是二元论?这里不详细解读哲学层面的解释。凡是简单将事物分成对立的二元,比如敌与友,善与恶,黑与白,先进与落后等,两者对立,不可调和,即为二元论。最典型的例子有:
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到外国去等于判国投敌;为民众发声就是和当局过不去;使用日本产品就是汉见,凡是反对某某就是反革命。。。
这好像是个极其简单的公式。任何事只要把一元代入,立刻就产生另一元,实在太好用了。只可惜,这水平只能是幼儿的思维层次,但造成的谬误可绝不简单!扪心自问,我们这些人就是在二元论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培养,可谓根深蒂固。要改掉这个习惯可不容易!
要从这个层次提高,其实也不算很难。所谓多元,就是有宽容的心态,愿意了解更多的信息,以更多的角度来看问题,于是便有更全面的思考。要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要抱着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态度,不能让从小培养的立场来决定一切,因为立场需要根据新的信息来不断修正的。很多人不能前进的根本原因在于拒绝接受新事物,不能与时俱进,死抱着老一套不放,所以就要被淘汰。
再进一步就更不容易了。相对性思维就是说,衡量一样事物时得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会变的,使得你衡量这个事物时呈相对性。它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特殊的、可以改变的,与绝对性对应。随着不断揭开的真相,新的发现,在新的环境中,对原先的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坚持陈旧的看法显然不合时宜,必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吗?
从二元论出发走出这关键的两步之后,人应该做出选择,选定了之后就要投入进去兑现承诺。
认知的进步必须和行动相结合才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