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等特征。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它强调对传统教育本文中一些“不言自明”的“真理”性的叙述要加以质疑;强调要处理好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他们看来,主流文化所反映的一套东西是霸权意识形态的产物,代表的仅仅是某一种阶层、身份地位的人。教育尤其要关注一些边缘群体或次要群体。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一重视对话,在教育目标上强调教育应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并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从而使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思潮。它对当下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教育目的在于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教育目标应求得一种内部平和,并且能够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从而避免一种相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
2017.11.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