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内的行为,在隋唐时期蔚然成风。
独孤皇后就是当时有名的妒妇,她对隋炀帝杨坚监视得很紧。尉迟迥的孙女长得很漂亮,杨坚在仁寿宫看见后,非常喜爱,于是便召幸了她。结果独孤皇后侦知此事,就趁杨坚上朝时派人暗杀了那美人。杨坚知道后大怒,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独自一人在御花园信马由缰,跑进山谷20多里。大臣杨素等知道马上前去追赶扣马苦谏,杨坚叹息地说:“吾贵为天子,而不能自由。”
到了唐代,更进一步。《隋唐嘉话》中记载房玄龄夫人妒得十分出名。唐太宗曾经想赐美人给房玄龄,房玄龄坚决不肯接受。太宗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让皇后召房夫人来做工作,告诉她大臣有媵妾之类的女人是十分正常的,皇帝只是想优待他一下。女人对女人本是好说话,但房龄夫人就是不同意,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唐太宗认为岂有此理,于是让人送去一杯酒,对她说:“如果是这样,那就饮下这杯毒酒吧。”结果房夫人真的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所幸是醋。吃醋就是这么来的。
《朝野佥载》中记载:贞观年间,有一天桂阳令软嵩在自己家的客厅举办宴会,他的妻子得知他在宴会上召了几个女歌奴,便披头散发,赤着双脚,带着大刀冲到客厅,客人们都被吓得四散逃跑,软嵩也吓得躲到了床底下。刺史得知后气愤地说: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个妻子都不能好好管教,又如何能够管理地方上的众多百姓?于是他解除了软嵩的职务。
除此之外,唐代皇帝惧内也不在少数,其中以高宗、肃宗、中宗最为典型。相传中宗非常害怕韦后,一次在皇宫内部举行的宴会上,优人感然当着他的面唱到:“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据说唱完之后,这名优人还得到了韦后的赏赐。
那么,隋唐惧内之风怎么会如此盛行呢?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经过研究认为,唐代惧内之风盛行于中唐以前,而且大多集中上层社会的男子中,其程度在历史上堪称惧内的典型,而当时的社会舆论也并不以惧内为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中唐以前,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的地位也较高,尤其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的地位往往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妻子的地位要高于丈夫。由于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有钱有势,所以对自己的丈夫不屑一顾。
其次,和女子本身的气识以及才情有关。唐代的社会背景比较开明和开放。上流社会的女子往往自幼便读书习字、吟诗作画,有的甚至骑马射箭、参加社交,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几乎与男子无异。这样的世风造就了一大批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独立性格的女性。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宋氏五姐妹等人便是她们中的典型。除此之外,许多一般士大夫家的妇女也不乏气识和才干。比如宋庭瑜的妻子魏氏,很会写文章,但是丈夫常年担任外职让她非常不满,于是她便写信给中书令张说,为宋庭瑜申理,并且一同寄去了一首自己所写的《南征赋》,最终如愿以偿。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男子惧内,是因为他们本身性格懦弱,当然,这种现学者们在分析了上述原因之后,还指出:虽然唐代的惧内之风极其盛行,但并不是说绝大多数男子都惧内。事实上,在长期的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多数女子仍然默默地遵守“三从四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