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对阅读都是采用千篇一律的办法,从头读到尾。其实这本身存在很大的弊病,阅读目的的不同,也就意味着需要采用不同的读法。
小说类书籍适合沉浸式阅读。每部小说都是作者构建的虚拟世界,读小说就是去体验一个用文字搭建的世界,那么我们应该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顺着文字想象场景,想象时代的背景。读小说最大的收益,莫过于对于人性的理解。
如果要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尤其是《百年孤独》这样的,不如打开电脑,先把人物图谱、关系图、第几代画出来,更有助于理解。读《红楼梦》也是一样,出场人物太多。没有厘清人物关系的情况下继续读只会越读越迷茫,最终因怀疑自己而放弃。
哲学类书籍以年为单位读,像是跑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力和时间。哲学书籍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如果希望直接看作者给出的结论,那么未免有些买椟还珠。哲学最精华的部分,就是那些思辨的过程。你要做的,就是和作者一同思考。
读不下去是正常的事情,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先放到一边自行思考。把时间放长一些,读哲学的效用就是让你学会批判性思维。
历史类书籍,不用刻意强记事件发生的日期,历史的重点并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日期,当然,应付考试的除外。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从来没有一个胜利者会说失败者道德高尚,只会说失败者失信于天下。历史应该关注事实,而不是关注观点和评价。把历史当作小说来阅读,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知趋势。
实用性书籍阅读,我们需要的是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找到原理和规则就很重要。
首先思考,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写作出发点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情况写了这本书?其次,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换句话说,是作者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就是作者的“道”,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作者使用的方法包含了什么原理,是按照什么规则来达到目的,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并思考的核心内容。
所以,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而不是千篇一律,采取一种恒定恒速的方式去阅读所有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