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

作者: 青木729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0:26 被阅读29次

    朕已阅

    这本书已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一些经济现象。不过这更加刺激了我想了解经济学、金融学的兴趣。
    先对很多经济现象又一个比较粗浅的认知,之后再花时间精确的学习。
    对于很多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花几个小时大概的翻阅一下这本书,能增加对经济学的兴趣。
    一上来就是各种表格、数据,学习的兴趣一定会大打折扣。
    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就不要看了,这书写的太浅了,很多东西说的过于笼统。

    朕的书摘

    • 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当你做一个选择时,你没有选择的东西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机会成本”。例如,你若想雇人打扫你的房子,假设每次打扫要花150美元,每个月打扫两次,你可以说打扫房子一年要花3600美元,或打扫房子所花的钱相当于在海边度假一周。真正的成本不是你已经花的钱,而是你放弃的东西。用机会成本来思考,将包含没有用钱来衡量的成本。若你是全职大学生,放弃了可以用来做其他事的时间(包括工作赚钱),这个机会成本就是你上大学的成本之一。
    • 经济学家从不怀疑房东、石油公司、银行都是贪婪的,而且试图尽其所能赚取最多的钱,他们无时无刻不贪婪。他们提高房租、燃料价格与利率,不是因为想这么做(他们一直都这么做),而是因为市场的供需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才促使他们做了这个决定。
    • 没有哪个人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也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因此,取舍是不可避免的。在人们有各种技能与欲望的现代经济社会中,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 分工使企业得以利用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规模经济”是个专有名词,用来说明大厂相对于小厂可以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生产。
    • 分工能增加企业、国家以及全球经济的产量
    • “价值链分解”(breaking up the value chain),意即更广泛分散地生产零件。
    • 在市场经济里,商品的价值就是它的价格
    • 市场经济里的劳动价值,则表现在支付的工资或薪水上,这又提供了动机,使人们愿意提供对别人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价格机制与供需的力量(这是下一章的重点)是市场经济如何协调人们的分工,并且使进出市场经济这个大仓库的商品互相配合的方法。
    • 经济学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消费?
    • 当经济学家谈到价格时,指的就是交换价值。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其稀有性有关——商品值多少钱,和多少人想要拥有它有关。
    • “需求”则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或每种价格下,人们想要该商品的数量是多少。
    • 供给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也容易上升,
    • 供给量是指在某个特定价格下所生产的特定数量,供给是指在每种价格下生产多少数量。供给量是一个点,而供给是一条曲线。
    • 要素价格是制造商品所投入的成本。如果厂商使用很多油或很多钢来制造产品,当油或钢的价格上涨时,那么在每种特定价格下,商品供给量将会下降。
    • 房租管制的政治理论在于栖身之处是一种需要(need)而非想要(want),而没有管制的住房均衡点会太高,让很多民众无法负担
    • 美国的房租管制法(Rent-control Laws)是价格上限的一个例子,房租管制的政治理论在于栖身之处是一种需要(need)而非想要(want),而没有管制的住房均衡点会太高,让很多民众无法负担。
    • 价格上限还造就了灰色地带,用便宜价格就得到商品的人,会把商品转售给愿意支付更多钱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二房东可以把有房租管制的公寓,以较不受控制的价格分租出去。最后,消费者虽然住进了有价格管制的公寓,但也妨碍了其他人(其中某些人可能更需要低价公寓)找到可出租的公寓。
    • 价格管制会导致无法辨识出到底谁才是需要帮助的人。价格管制改变了每个人所面对的价格,某些需要帮助的人会接受这个价格,但更多不需要帮助的人也受到影响。
    • 价格下限与上限看起来像是零成本的政策,因为政府不需要增加支出或减税。事实上,价格管制会掩盖成本。
    • 需求弹性的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供给弹性的定义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以,需求无弹性的商品,弹性小于1;需求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弹性等于1。
    • 当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刚好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时,我们说它是单一弹性(unitary elasticity)。这表示如果价格上升10%,需求量也会下降10%。
    • 供给无弹性的商品,弹性小于1。在这里,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例如价格上涨10%可能会使供给量增加5%。完全无供给弹性的经典例子是毕加索的画作——无论价格涨多少,供给量都没办法更多。
    • 供给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以价格上涨10%可能会使供给量增加20%。也许是因为有剩余产能,厂商很容易快速增加产量。
    • 为什么弹性是用价格与数量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的?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用来比较各种不同的市场,其商品可能是以不同度量衡单位计数,或可能是以不同货币计价。例如,想比较美国和日本汽油的需求弹性,借由百分比,就可以不必考虑汇率变动或英制与公制度量衡单位的复杂换算。我们可以比较汽油、牛肉制品以及美发服务的需求弹性,而不必考虑商品数量的度量衡单位。
    • 短期而言,需求与供给常常是无弹性的;长期而言,则是有弹性的。
    • 当需求无弹性时,增加的生产成本往往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当需求有弹性时,增加的成本就会由生产者承担。
    • 产出(也就是不同的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变动,会改变劳动力需求。
    • 供给是一种关系,
    • 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的一种形式,法律禁止雇主付给劳工的钱低于这个工资。懂得价格下限的原理后,我们预期全国的最低工资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也就是说,由于较高的最低工资,会有较少的雇主愿意提供工作给无技能或低技能劳工;同时,会有更多人愿意供给这种劳动力。
    • 劳动歧视不是单一现象。它可以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在不同市场由不同角色造成,它可以反映不同诱因。
    • 劳动力是一个市场,你的薪资及福利,是根据你的产出定出的价格。
    • 折现值(PDV)等于未来值(FV)除以“1+利率(r)”的t次方,t为年期。或者把它写成公式:PDV=FV/(1+r)t。
    • 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compound interest)的力量。它是这样运作的:假设你从100美元、利率10%开始,在第1年的年底,你的账户会有110美元(原始存款加上利息)。在第2年,你会赚到110美元的10%,合计为121美元。在第3年,你会赚到121美元的10%。在第4年,你会赚到133.1美元的10%,依此类推。注意,利息金额每年都增加一些(称为复利),这是因为计算时的本金每年都在增长。随着时间的拉长,复利的力量可以使储蓄带来令人满意的可观报酬。
    • 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compound interest)的力量。
    • 以下是经过一段时期的金融投资,在某个报酬率下会有多少获利的计算公式。以起始金额(现值)乘以“1+利率”的t次方,t是这笔钱储蓄的年期,就会得到未来值。
    • 在主要的工作赚钱期间,假设是30~55岁,大多数人会有较高的收入与税负,因此减税就比较重要。
    • 蓝筹股(blue chip stocks)指的是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例如通用电气、沃尔玛、美孚等公司。
    • 所有的投资忠告最终都基于一个事实: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无论你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还是五十几岁,总是有上百万个理由让你无法存钱,但如果你不稳定储蓄,到了60岁或65岁才想求得锦囊妙计,让你在退休后享有高水平的收入,那根本是缘木求鱼。
    • 企业所有权可分三类:独资(proprietorship)是由单个人所有;合伙(partnership)是由一群人所有;公司(corporation)则是有法律实体的组织,独立于其持有者,可能由一人或一群股东所有
    • 任何类型的企业,在任何规模、任何产业下,都可能会涉及四种不同的竞争类型。想象这四种类型分布在一条光谱上:一端是“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有很多小企业在制造几乎一样的产品;另一端是“垄断”(monopoly),单一生产者在特定市场几乎拥有全部的营收;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很多企业争相销售稍微不同的产品,例如每家餐厅都卖食物,但所提供的东西各有不同的风格与质量;最后是“寡头垄断”(oligopoly),它有点接近垄断,只是并非由一家企业囊括全部的市场营收,而是少数企业在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营收。
    • 没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垄断。垄断的本质就是对勤劳者课税(如果不是掠夺),它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懒惰者的支持。
    • 寡头垄断的本质较接近独占而非完全竞争,是指一些厂商在一个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的营业额。例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主宰了软饮
    • 寡头垄断的本质较接近独占而非完全竞争,是指一些厂商在一个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的营业额。
    • 即使只是为了欢笑作乐,同业也很少聚在一起;倘一旦有了对话,往往不是密谋对大众有所不利,就是共谋涨价手段。
    • 价格垄断(price fixing)的卡特尔(cartel)组织,是由同一市场的一群企业组成的,彼此协议共同设定产出水平和价格
    •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是指既有厂商大幅削减价格,幅度够低且时间够长,把新的竞争者赶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以达到独占水平。在实务上,通常很难定义掠夺性定价与传统的激烈价格竞争之间的界限。
    • 外部性”(externality),指在直接的买家与卖家之外,有第三方直接受到这笔交易的影响。
    • 公共物品:顺着每个人自利的本性,将无法创造公共物品,所以政府必须征税来建设。
    • 当某些人从公共物品中受益,却没有付出相对合理的成本时,经济学家把这个问题称作“搭便车”
    • 政府课税即是要求公民为公共物品付费,无论每位公民是否真的想要该种类与数量的公共物品。这适用于政府直接提供的商品(例如军队或法院系统),或间接由民间承包商提供的商品(例如道路与大楼)。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其实是政府收税来支付这些商品,至于是由公务人员还是民间提供,则仍有待商榷。
    • 如果人们要在生活必需品之间做取舍才能养家糊口,那么就已符合贫穷的定义。
      -如果一个富裕的社会不帮助穷人,似乎是残忍、不道德的,但如果社会帮助穷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穷人自力更生的动力。社会保障网不应该成为吊床,不应该成为很难进入或很难出来的东西,它应该更像高空秋千表演者下方的安全网,缓冲你掉落下来的力道,帮助你再弹上去。
    • 政府在一个人赚到额外收入时减少他的福利,就会产生负所得税。把这个概念和熟悉的正所得税对比,正所得税是指你赚钱时,政府拿走其中一部分。这两种税都会降低工作动力。在
    • 市场是非常有用的制度,社会可以通过市场来分配其稀有资源。市场为有效率的生产、创新、善用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以及逐渐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动力。
    •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宏观经济政策的两组主要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税收和支出的政策,包括政府预算和预算赤字。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的政策,它会影响利率、信用以及社会上借款与放款的数量。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GDP的定义是: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 股市的大幅涨跌对GDP也完全没有直接影响。
    • 经济增长会随着时间产生复利效果。年增长率的若干差距,会在一代或两代人后造成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预测一个经济体未来的价值(FV),公式是拿它的现值(PV)乘以“1+经济体的增长率”的t次方,t是年期数[PV(1+r)t=FV]。实际上,它和计算个人为退休生活而储蓄的报酬率的公式是相同的。经济复合增长率的计算过程,与利率复合增长率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
    • 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每一工时的产出增加,或是每位员工的产出增加。生产力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是:实物资本增加(意即有更多的资本设备让员工使用)、更多的人力资本(意即员工有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技术(意即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 经济学家认为,某人愿意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经验水平的薪资行情来工作,但无法找到工作,才能算失业。根据这个观点,失业是指薪资因某个理由僵固在均衡点上方,使得劳动力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
    • 长期而言,工资增加的基础在于提升员工的平均生产力,亦即更好的教育投资、更好的实物资本设备投资,以及发明并采用新技术。
    • 通货膨胀,是指任一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的现象
    • 当一个国家有大量购买力却没有相对足够的商品时,通胀就会随之发生。
    • 不想被通胀游戏赚走你的钱,就要先用固定利率借钱,再用通胀后的货币还钱。
    • 对经济学家来说,贸易逆差真正的意思是,结算下来,一国是从国外借钱,而且有国外的投资流入。同理,贸易顺差真正的意思是,结算下来,一国是借钱给国外,且有对外投资的流出。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谈的不是商品的流向,对大部分经济学家来说,贸易失衡甚至和商品流向无关。贸易顺差与逆差,谈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
    • 金融资本供给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资金的储蓄加上国外资金的流入。金融资本需求也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实物资本的投资需求和政府借款。
    • 通胀是由过多的金钱追逐太少的商品导致的,
    • 自发性稳定机制是指政府的财政政策在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情况下,当经济衰退时自动刺激总需求,当经济扩张时自动抑制总需
    • 自发性稳定机制是指政府的财政政策在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情况下,当经济衰退时自动刺激总需求,当经济扩张时自动抑制总需求。
    • 经济理论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认为,如果政府借越来越多的钱来管理它的赤字,就会减少民间企业可取得的用于投资的资金。因此,政府借款增加意味着私人投资减少。相反,政府借款减少就表示企业可取得更多资金用于投资。
    • 银行实际上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
      -法定准备金是银行不可贷放出去的存款比率。每家银行都被要求在中央银行储备一些存款,实际上,银行必须把这笔钱存入中央银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d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