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的工作很难找啊。”妈妈在电话中说。
“是啊。”我回答道。
“听说很多人通过找关系获得了轻松又高薪的工作,是吗?”
“是啊”。
“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找工作的方法嘛。你能不能自己去找关系得到一份既轻松又高薪的工作呢?”
“谢谢提醒。祝您身体健康。”
挂了电话,我觉得老一辈的老中人还是有点幽默感在身上的。妈妈的语气十分郑重,以致于我完全分辨不出她到底是来关心我还是来找茬的。
前几天,我听说,老家那边的初中,又有几个小孩跳河自杀了。由于学生时代留下的阴影,我早就决定,不再关心中国教育相关的事情,找工作时也一直刻意避开任何和教育相关的行业,不管那些行业的收入有多高。但是,从过年之前看到江苏因为数十位高中生跳楼而取消寒假补课的新闻开始,这些小孩子的死亡就一直困扰着我,让我时时感到痛苦,不得不写点什么。现在这个我活着在这里打字,不代表每一个我都能从高中那场大逃杀中存活下来,每一个失去性命的少年都可以是我。我怀疑,在无数条时间线上,能够存活至今的我应该是极少数。
关于中学生为什么压力这么大,学校和家庭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尤其是关于父母的责任,我在以前的很多篇文章中都详细分析过了。我没有去认真讨论过社会的责任,因为,教育这个问题和养老问题一样,如果深究下去,其实方方面面都是社会责任,我们所有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如果说小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产物,那么,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社会的孙子,瘦小又羸弱的身体感受到的压迫,纤细又敏感的神经感受到的压力,都是数倍于成年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家”不是一个泄压阀,而是被设定为成年人在社会上吃了亏受了委屈之后可以安全发泄的最佳场所,人人都害怕这股怒气,人人都不愿意承受这股怨气,既然成年人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能程度还会越来越深的,社会就会引导人们向着最无害的地方去发泄怒火——那个家里最弱的人——而TA,必须是绝对无法反抗和逃脱的。之前听说某地的女性弃婴最后被归还给她的父母了,一对父母,即使是有了事实上的遗弃行为(主动的杀人行为)也不会被剥夺抚养权,还有什么事情会让父母失去孩子这样的完美沙包呢?一个儿童,还能有什么办法逃离一对比魔鬼更令人恐惧的父母呢?不能,因为,虐待儿童(或者女人,但是作为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即使是被洗脑之后的家庭主妇也不那么容易控制,家庭主妇又必然重视生育,所以还是儿童成为家庭中的沙包比较合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最后一道泄压阀。
我的一位温柔和善的同事在聊天时曾用若无其事的口吻讲述过一个故事。“你们知道吧,我的女儿现在在名牌大学读博士,大家都认为她从小就是学霸。其实她呢,也不是一直成绩都那么好的。她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次考试成绩不太好,考了八十多分吧,我就狠狠地批评了她。到了晚上,我和孩子爸爸都睡了,可老是听见有哭声,我觉得很奇怪就起床检查了一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女儿在厨房拿着一把刀正在哭呢,我就问‘你怎么了呀’,女儿说‘这次没考好我不想活了’,我就把刀子拿过来哄她去睡了。后来聚餐的时候,我们还常常跟别的亲戚讲这件事,这证明我的女儿是真爱学习的人,有这股劲儿哪能学不好呢,其他人也很羡慕。可是,我的女儿每次都说她不记得有这么一件事。”
我觉得,这就是吃人。
我们都知道父母这样逼迫这些孩子是为了什么,更高的成绩,更好的大学,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工作,更多的钱,更高的社会地位,不知道什么人通过什么魔法,让绝大部分人觉得上面这些东西之间有着百分百的因果关系。很显然,我们绝对不可能在不解决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减负”。因为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一对普通的父母可能自己都难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更不要提“自尊”等更虚的精神需求了。不幸福的父母当然更倾向于虐待孩子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来源,至于给孩子“减负”,根本就是无根之木,无稽之谈。归根结底,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还是和现在越来越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有关,人到中年,被裁员的迷茫的父母们不知道该把自身的悲剧归因到何处,能做的只能是不断督促孩子们刻苦学习,这种督促中毫无疑问带有对自己的无能的痛苦,同时,还带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信仰,希望孩子通过苦行僧般的被虐待和自我虐待能得到上帝的垂怜,最终带领全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都会给普通人带来更幸福的生活。电灯的发明,解决了工作的时间问题,让大家可以三班倒地工作;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解决了工作的空间问题,让大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始和结束工作。我很难认为居家办公是件好事,如果它要成为一件好事,那么毫无疑问必须搭配很多其他的非常苛刻的条件一起使用。至于现在大火的AI,我更是持非常悲观的态度,它是扩大贫富差距,将财富于极短时间内集中于极少数人之手的神器。审判日就要来临了。
我曾经在某论坛上看到有人说,“我这个专业,如果能进大公司的话,月薪至少一万”。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可爱,非常孩子气。如果不能进大公司甚至不能找到专业相关的工作呢?那么就一败涂地。在极端残酷的竞争中,赢家通吃一切,剩下的全是败犬。即使是那个暂时的赢家,也在时时焦虑着,痛苦着,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着,害怕自己哪一天就会沦落到败犬的地步。成年人得到的快乐本就是非常少的,在经济下行的年代,松弛感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现在的我们,几乎无法养活自身,还能剩下什么好东西能分享给孩子们呢?他们承受了社会所有的终极压力,几乎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而我们甚至不可能许诺给他们一个可能会到来的美好未来,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了,痛苦可能是永无止境的,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药。
我的朋友曾经问我是否想要回到过去,回到学生时代去,我很诧异地回答了“不想,完全不想,回去干嘛?把这些年的痛苦日子再经历一遍吗,我可不是受虐狂”。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完全没有任何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情,我没有哪一天对未来抱有过任何期待,死亡对我而言是唯一值得期待的东西,可以说,越是加速接近死亡,就越让我快乐,我巴不得现在的时间再加速几百几千倍,能让我瞬间成灰。不过,真要这么说起来,高中三年才是我此生最接近死亡的时刻,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想着“死”。“啊,要是明天早上再也醒不来就好了”,“好累啊,要是现在马上就能死掉就好了”。现在我依然认为自己那个时候的想法非常有道理。那样的日子完全不是人过的,我的大脑和身体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死了更好,活着更糟。
上面的那些想法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好处,那就是,没有期待就没有落差,我确实一直觉得过得很糟糕,但我很少觉得过得“更”糟糕。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没有期待不代表没有压力,也不代表过得幸福。甚至可以说,我已经失去了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了。
有时候仔细想想,或许我死在中学时期会更好,因为在那之后的很多年,其实生活也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离开原生家庭,进入社会之后,我不过是变成了更高级的“爹”们的泄压阀,被掠夺得干干净净还要做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乐于自我反省还要提交报告。我们的前半生总是期待着经受某种一次性的痛苦就能打开去往天堂的通道,其实之后的人生,全是荆棘之路。
我最近这段时间更新得很慢内容也比较少,但并不是什么也没写,我仔仔细细地写了好几万字的求职手记,目前还在继续写。如果能结合现实的案例来分析求职和就业的压力就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求职手记中涉及太多的行业,公司和个人隐私,我在这篇文章中也只能就一些抽象概念宽泛地进行讨论,略有点儿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