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标题党鼻祖,田园女权教母,赞声与骂声齐飞的公众号女王
“咪蒙”是2016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微信公众号,积累了800万粉丝,持续生产爆文,从《致贱人》、《致 low 逼》到《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因风格偏激在一年之内引发过八次舆论争议。但它深受广告主的追捧,广告报价在公开数据中占首位。
批评声随之而来。自媒体大号写出一篇篇《致咪蒙》,指责她偏激,从单一角度将观点推至极端。知乎上对她的主流看法是“挑逗大众情绪”,把人普遍存在的不理性情绪引发出来,“转发的人也不在乎这些观点是否足够有逻辑有论据,他们只是要发泄情绪,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道具,作者们适时提供了这个道具。”
咪蒙说,“自从我火了之后,许多媒体圈大佬,都拉黑了我。”
是啊,在媒体人看来,咪蒙的文章“通俗不堪,三观扭曲,语句不通”,与精英人士推崇的清高、理性背道而驰。
更何况,咪蒙曾是有着140万订阅量《南方都市报》的编辑,有着这样大好的前途,却跑去开公众号,写“婆媳,小三,出轨”,在文学大佬眼里,这不是自甘堕落,同流合污吗?简直是拿过戛纳影后的女神,跑去天上人间做头牌
叔本华就说过,“对善于读书的人来说,决不滥读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时下享有盛名、大受欢迎的书,如一年内就数版的政治宗教小册子、小说、诗歌等,也切勿贸然拿来就读。要知道,为愚民而写作的人反而常会大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真正使人开卷有益。”
很显然,精英阶层眼里,咪蒙就是“为愚民而写作的人”,是“折了文人的风骨”,“丢了文人的脸”。他们认为咪蒙给新媒体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原来文字工作者的尊严在10万+面前一文不值。
其实,咪蒙都已经看透了。咪蒙在韩寒主编的《独唱团》上写过一篇文章,叫《好疼的金圣叹》,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借金圣叹写自己,那时她觉得自己就是金圣叹,金圣叹就是自己,批判体制,批判教育,批判权威,批判能批判的一切。
文末,咪蒙这样写到:“社会表彰活着的顺从者和死去的叛逆者。”
在这个全世界反精英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与其当一个死去的叛逆者,还不如活着多赚点钱。
咪蒙说:“我的写作史,就是一部打脸史”
咪蒙是山东大学文学硕士,正经的学院派出身,在《南方都市报》做过编辑,接受过韩寒的约稿,曾跟罗永浩、周云蓬并肩,虽算不上是文坛泰斗,但在文学新秀中也算拔尖了。
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玄学本体论与阮籍诗歌》,论述魏晋时代玄学与文学的关系,获得了山东省优秀论文奖。她觉得全中国能看懂这篇论文的人也不超过一万人,“把文章写得让你看不懂,我很会。”
我看完她的论文后想,我就是学一辈子,也写不出她那样的水平。
曾经,她文章的题目是《离墨子远点》《唐朝豪放派道姑:鱼玄机》东野圭吾《怪笑小说》,而不是什么《致low逼》《致贱人》
咪蒙说:“以前我的理想是,像庄子所说的,坦然地在野外玩泥巴。以前我的“名言”就是:不要把人生浪费在正事上。以前我的微博签名是:用生命在鬼混。”
咪蒙在年轻的时候,也一样是要去屠龙的少年,手里有光与剑,有过中二与狗血的想象,做过五彩斑斓的文学梦。
但是后来龙死了,少年却变成了龙。
咪蒙说:“所有通往专业的方法都不会很新奇,因为没有捷径。”
咪蒙有一个习惯,每看一本书,都要把精华摘抄下来,然后背得滚瓜烂熟。这些年,她做的书抄,都有二十多万字。甚至别人骂她,她第一直觉都是看看他们的文笔、叙事、结构、观点如何,骂得好不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学的。
咪蒙曾受过七年的学术训练,写作习惯引经据典,可惜并没有收到好的阅读反馈。学院派其实都或多或少有这个“毛病”,不会用普通人的方法说话/写字。比如奇葩说里号称“学历最低是清华”的一队,辩了半天,全场没几个能听懂的。
咪蒙是怎么学会“说人话”的呢?她特地去天涯社区、B站弹幕、淘宝评论、厕所小广告搜集素材,甚至色情短信都不放过。然后用学术的手段进行解构,最后总结出了52个笑点设计模式。
这才有了今天咪蒙文章中的“幽默感”
流量为王的年代,是草根的狂欢
在一篇“拼多多为什么火”的文章中,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人口不到3%。
我跟身边的朋友讲了,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又说,你知不知道,中国读过大学的人数,就算扩招了,也还没有中国的同性恋多。
是啊,因为在”互联网+“之前,这批人从来就没有过话语权,哪怕是《小二黑结婚》这种乡土文学,反映的都是精英阶层的婚姻观念——就像现在网上争论同性婚姻的基本都是精英群体,真正的草根根本没心情关心。
咪蒙,大约是历史上第一个,真的为”草根“执笔的人。在她的文章里,”草根“们就是主人公,而不是被描写的对象。
咪蒙说了,她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就是有一个5000人的粉丝群,每天公众号的内容、题目,都是粉丝群投票决定的。她经常会把自己认为好的题目混进去,结果票数常常惨不忍睹。
让”草根“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加持”,这,就是咪蒙篇篇文章“10w+”的秘诀
在草根文化攻城略地的今天,精英们也大可不必惊慌。其实只要转变心态,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精英在新兴平台碾压草根,只是时间的关系罢了。咪蒙是一例,Papi酱也是一例。
更何况,”鄙视链“的存在会天然治愈“low”品味。人的品味都是慢慢培养的。谁年轻的时候没读过几句郭敬明啊!
至少,现在的流行歌,已经从“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进化成了”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
网友评论